紅色收藏 珍藏紅色記憶
摘要:紅色收藏 珍藏紅色記憶——記紅色收藏愛好者劉新寬□晚報記者 姬淑華 文/圖各種類型的毛主席紀念章有一兩千枚;毛主席各個時期的攝影、畫像應有盡有;各個版
紅色收藏 珍藏紅色記憶
——記紅色收藏愛好者劉新寬
□晚報記者 姬淑華 文/圖
各種類型的毛主席紀念章有一兩千枚;毛主席各個時期的攝影、畫像應有盡有;各個版本的《毛澤東選集》一應俱全;毛澤東發表的文章的單行本老版本有近百本;紅色經典電影畫報《渡江偵察記》《英雄兒女》《紅色娘子軍》《鋼鐵戰士》《地道戰》等掛了滿墻……看到這些,記者仿佛置身于紅色的海洋中,回到那激情燃燒的歲月。這就是紅色收藏愛好者、駐馬店卷煙廠離退休黨支部書記劉新寬的名為紅色記憶的收藏館給記者的印象。5月15日下午4時,按照約定的時間,記者來到市薄山路與解放大道交叉口西北100多米處的紅色記憶收藏館采訪了劉新寬,聽他講述紅色收藏路上的故事。
劉新寬和他的藏品。
劉新寬收藏的宣傳畫。
從小就喜愛收藏
記者看到,劉新寬的紅色記憶收藏館里面是琳瑯滿目、林林總總的紅色收藏品。劉新寬和他的妻子張敏正在整理、擦拭收藏品。
劉新寬告訴記者,他1968年出生于駐馬店,從小就喜愛收藏。“我上小學時就喜歡上了收藏,那時喜歡收藏煙標。”劉新寬說,“我爸爸在駐馬店卷煙廠上班。他愛抽煙,家里經常有他扔的全國各地的煙盒。我就想:這些煙盒扔了怪可惜的,就把這些煙盒的煙標撕下來保存起來。慢慢的,我收藏煙標上了癮,就趁放學后、星期天或節假日,乘坐駐馬店至三門峽的火車撿煙盒,那里有乘客扔的各種各樣的煙盒,每次我都能撿到很多。那時火車站管理不太嚴,小孩子可以隨意上火車。”
劉新寬說,撿的煙盒多了,難免有雷同的,他就把雷同的煙盒與其他同學交換自己沒有的。那時,他收藏的煙標就有一二百種。“上小學時,我也喜歡集郵。一次我去母親單位玩,看到母親桌子上的玻璃下壓著很多郵票,我又有了收藏郵票的興趣。”劉新寬說,那時遠方親朋的交流方式主要是寫信,他很留意親鄰家是否有來信,一聽說有信,就急忙跑去把郵票小心翼翼地撕下來保存。他還把爸媽及爺爺、外公給的零花錢用來買郵票。
“我之所以能順利地收藏這些東西,得益于我的爸媽,他們很支持我的這一愛好,不像現在的爸媽,成天逼著孩子寫作業,上各種學習班、興趣班。他們給了我寬松的學習、生活環境。上小學三年級時,隨著認的字增多,我又喜歡上了收藏連環畫冊。我姐弟三個,就我自己是男孩,爸媽及爺奶、外公外婆都很溺愛我,經常給我零花錢。我就用大部分的零花錢買連環畫冊。那時的連環畫冊便宜,幾分錢一本。《地道戰》《小兵張嘎》《虎膽英雄》《地雷戰》《雞毛信》《江姐》……都是那時候買的。”劉新寬指著一個木架上的幾百本紅色連環畫冊說,“那時,我媽媽經常出差,全國各地都去,每次回來都給我買很多本連環畫冊。我那時買的包括用其他東西與小朋友交換的,有兩千多本連環畫。這些連環畫冊我一直珍藏著,一本也沒舍得扔。這些畫冊承載了我太多的記憶和歡樂,讓我有充實的童年和少年時代。”
記者看到,這些連環畫冊盡管有的看起來很舊了,但保存得非常好,很整齊。
迷上紅色收藏
“你是什么時候開始收藏紅色藏品的呢?”記者問。“隨著年齡的增長及閱歷的增加,特別是工作后,我開始迷上了收藏與紅色年代有關的各種東西。我感覺那個時代值得珍藏的東西太多了,想留住那個時代的記憶。再說,我認為人不能只盯著錢,只追求物質上的享受,精神上也應該有所追求和寄托。這也是我迷上紅色收藏的主要原因。紅色唱片、紅色電影海報、紅色日記本……只要我見到或聽說,就會毫不猶豫地買下來。”劉新寬指著墻上貼的一張1949年1月26日出版的《中原日報》說,“這張報紙是我去年在河北一名藏友手里發現的。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因為這張報紙頭版倒頭題的標題是《平漢線重鎮駐馬店解放》。可以說這是最早報道我們駐馬店解放的新聞,也是一張報道駐馬店解放的不可多得的報紙。我出生于駐馬店,對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與它有關的有價值的東西,我都感到非常親切,想把它買下來,但這名藏友不同意。我與他商談了好長時間,最后以近兩千元的價格把它買了下來。”談起這件事,劉新寬非常高興和得意。
看記者對墻上的《渡江偵察記》《董存瑞》《小花》《地道戰》《南征北戰》《鋼鐵戰士》等電影海報很感興趣,劉新寬說:“我也對那時的紅色電影情有獨鐘。小時候,我非常愛看紅色電影,并且每部電影看不只兩次三次,記憶很深刻。這200多張紅色經典電影海報都是我從網上淘來的。”劉新寬說,這些電影海報中最讓他得意的是《鋼鐵戰士》。“你別小看《鋼鐵戰士》這部電影。海報上的內容寫著:1949年東北電影制片廠拍攝的新中國第一部戰爭片,獲1950年第六屆國際電影節和平獎。這是去年我從網上發現的,感覺這張電影海報很有紀念意義,值得收藏,就花了將近1000元錢買了下來。當時很多人嫌貴,不愿買,但我很爽快地買了下來。”
記者看到,一張桌子上放著很多唱片。劉新寬說:“這都是我收藏的紅色唱片,有《白毛女》《奇襲白虎團》《林海雪原》《紅色娘子軍》《共產黨來了苦變甜》《翻身不忘共產黨》等,有200多張。”當記者問他從哪兒弄那么多唱片時,他說大都是從網上和古玩店里買的。記者還看到,紅色記憶收藏館里還有很多與紅色收藏有關的瓷器、雕塑等。
最愛收藏與毛主席有關的物品
記者看到,劉新寬的紅色記憶收藏館里有很多與毛主席有關的物品:毛主席紀念章、毛主席語錄、各個版本的《毛澤東選集》、毛主席各個時期的宣傳畫、毛主席的雕像……記者便很好奇地問:“你這館里與毛主席有關的藏品占了大多數,這是為什么呢?”劉新寬的表情瞬間變得嚴肅、凝重起來。他說:“作為上世紀60年代末出生的人,我從小就對主席有著深厚的感情,非常崇拜他。特別是1991年,我到韶山毛澤東故居參觀,看到毛主席穿過的衣服和鞋是那么破舊,用的東西是那么普通,我非常感動,毛主席在我心中的形象實在是太高大了、毛主席的人格也實在太偉大了。因此,只要是與主席有關的東西,我都很感興趣。我上班后,瘋狂地迷戀上了收藏與毛主席有關的一切東西。只要見到,我就不惜一切代價買下來。”
記者看到,柜臺里擺了很多各種各樣的毛主席紀念章,便好奇地問他有多少枚。他說:“毛主席的紀念章我收藏了1000多枚。”
“特別是這一枚,我最喜愛。”劉新寬指著一枚毛主席紀念章說,“這枚紀念章是純手工做的,直徑15厘米,底座是膠木板,罩子是有機玻璃的。這是我從遂平一位從事紅色收藏的老人那兒買的,他收藏有2000多枚毛主席紀念章。”記者看到這枚紀念章做工精細,與其他紀念章截然不同。
記者看到,在一個大木架上,擺放著各種版本的《毛澤東選集》,從年代和冊數上來講一本不少。“這些書你是從哪兒弄來的啊?這么全。”記者不禁問。“有一些是我爸單位發的,有一些是我上學時發的,還有一些是我從古玩店、網上、舊書攤上買來的。”劉新寬自豪地說。
“你看,這些是毛主席語錄,有二三百本。這些是毛主席在各個時期發表的重要文章的單行本。”劉新寬指著擺放整齊的書本說。記者看到這些單行本都已褪色,但保存很好,有《將革命進行到底》《論人民民主專政》等。在劉新寬的紅色記憶收藏館里,還有很多紅色收藏品,記者在這里看得心潮澎湃、熱血沸騰,仿佛受了一場最好的紅色革命教育。
談起以后的打算,劉新寬說:“我將繼續致力于收藏紅色經典的物品,同時,還要收藏一些與駐馬店的歷史沿革有關的東西。作為駐馬店卷煙廠的一員,我還致力于收藏駐馬店卷煙廠生產過的煙標,沒事時拿出來看看,感覺是一種享受。”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