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姓后人的尋根路
摘要:□晚報記者 王瑩 文/圖夜色越來越濃了,月亮像一面白玉鏡子,把光輝灑滿村莊。周圍是一片寂靜:青蛙和蟲也停止叫喊了,狗不叫了,牛脖子下的鈴鐺也不響了,這首生物交響
□晚報記者 王瑩 文/圖
夜色越來越濃了,月亮像一面白玉鏡子,把光輝灑滿村莊。周圍是一片寂靜:青蛙和蟲也停止叫喊了,狗不叫了,牛脖子下的鈴鐺也不響了,這首生物交響曲結束了。月光下的確山縣三里河鄉貫山村九莊,只有那嬌嫩的花兒在開放,濃郁的花香在飄動。
在這份獨一無二的寂靜中,你不曾想到,這個隱藏著一股獨特的鄉村氣息的村莊,在百年前只是一片荒無人煙的空地。九莊緣何而來,還要從一位大財主說起。
“沒有人知道我的高祖父(太爺的父親)的祖上在哪兒,只知道他做生意,是個很有名望的大財主。高祖父在確山發了財,就買了塊地,建起了宅院,把家安在了這里,因為高祖父姓九,大宅院故稱 ‘九宅’。聽父輩人講,當時的 ‘九宅’特別氣派,宅院里有曲徑通幽的花園、有石板橋,有別墅,有傭工。解放后重新劃村建組,‘九宅’里的花園、別墅被拆,傭工被遣。‘九宅’所擁有的土地被分給了農民。隨著大量外來戶落戶,‘九宅’的輝煌不再,“九”字卻沒有變更,只是演變成了如今的九莊。”駐馬店市中醫院肛腸科中醫師九俊雷說,大財主的后輩,從小到大生活在九莊。因為高祖父,才有了“九宅”,才有了九莊,是高祖父把九姓帶到了駐馬店。
九俊雷
我沒有遇到過自家人以外的九姓人
“我今年34歲了,這些年,我從來沒有遇到過自家人以外的九姓人。”九俊雷說,高祖父的后輩中,男孩子都留在了九莊,女孩子雖嫁了出去,但后輩不再姓九。
九俊雷的太爺兄弟兩個,兩個太爺育有五個男孩,父親生了他和哥哥兩個男孩,堂兄弟也有好幾個,所以,小學、中學時期,九俊雷雖不覺得自己的姓氏有多稀有,但他發現,除了自家兄弟外,再也沒有其他人姓九了。他偷偷地查字典,發現有玖姓,就疑惑是不是父親把他的姓給搞錯了。九俊雷告訴記者:“反正九和玖相通,我就把所有的作業本上的名字改成了玖俊雷。不曾想,父親知道后,以姓氏不能隨便更改為理由,對我一頓狠揍,那疼的滋味,我現在還記得。”
九俊雷很勤奮,一直學習成績很好,一路讀到大學,是村子里走出來的第一個大學生。他曾先后在鄭州、上海讀書。“到了大學才發現,一個班,一個年級,甚至一個學校就我這一個姓九的,每次向人介紹我姓九,對方總是表示很意外、很詫異,不是問我‘還有這個姓?’就是瞪著眼睛來一句‘一二三四五六七九的九?’時間長了,我再向別人介紹自己,不等人家問,直接就說‘我姓九,不是大寫的玖,是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九的九。’雖然這個姓不常見,但我就姓這個九。”
也有朋友在酒桌上耍賴,說“不管哪個九,只要姓九,就能喝酒”。遇到這種情況,心地善良的九俊雷就慘了,非被朋友灌得一塌糊涂不可。九俊雷對朋友寬容、包容,對工作卻一絲不茍,他說他很喜歡自己的工作,雖然沒有節假日,沒有固定的休息時間,經常有手術,一工作起來就是24個小時,但他依然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樣珍惜著自己的工作。
我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兒
黃帝故里位于河南省新鄭市區軒轅路。黃帝故里景區門前的廣場原名軒轅廣場,由于地處老城區,形狀不方不圓,道路斜穿而過。2008年根據專家建議,軒轅廣場更名為中華姓氏廣場,面積由原來的7千平方米擴建成1.5萬平方米的方形廣場。景區內的鼎壇被移至百家姓廣場,放至廣場靠南三分之一處。鼎壇高9米,共分三層15個臺階,鼎壇周圍廣場地板上刻滿中華4600多個姓氏,并有抽象的祥云紋路散布廣場之中,意喻“踩祥云之上,觀百家姓,唱和諧歌,暢想民族騰飛之未來”。這一亞洲最大的姓氏廣場是群眾拜祖的主要場所,這里也曾經承載了九俊雷關于“根在哪里”的希望。
“我曾專門去過黃帝故里,尋遍中華姓氏廣場的每一個角落,發現關于九姓的記載太少。”九俊雷說,也有人說他的高祖父是商丘落戶到此的,所以他絕對不相信自己的根在這里,但具體在哪兒,他無處可尋。“在醫院但凡聽到病人聊起關于九姓的人或事,我都會去問問,我也曾在旅行或外出學習的時候有意打探過,但都沒有收獲。”
九俊雷有個四歲的男孩,叫九江鵬。小家伙兒聰明、可愛,說起孩子的名字的意義,九俊雷告訴記者:“我的父輩名字中間都有個‘新’字,我兄弟的名字中都帶個‘俊’字,我的孩子他們這一輩的名字中都帶了‘江’字。出水為鵬,入水為鯤。孩子長大有出息是每個父母心心念念的愿望,我也不例外。只是,我更想讓孩子記住,每個姓氏都會有家譜,雖然我現在還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但我相信九姓也是有家譜的。”
翻閱資料得知,九氏(玖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群體,較罕見。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一千五百九十三位,且一直拒絕將玖氏簡化為九氏。今北京市,福建省的漳州市,臺灣省,山西臨汾、新疆塔城、云南瀘水、安徽淮南等地有分布。韓國等地,也有少量九氏(玖氏)族人分布。漢族、傈僳族等有此姓。
關于九姓的四個出處
唐代有九希采,戎州太守;又有九嘉,翰林應奉;宋代有九真,知慶元府;明代有九焯,知德興縣。那么,九姓到底源自哪里?
第一,源于風姓,出自遠古帝王人皇氏,屬于以先祖名號為氏。傳說,遠古時代有盤古氏,開天辟地,生十七人,長子為赫天氏,即天皇氏。天皇氏,生十三人,長子為天靈氏,即地皇氏。地皇氏,生十一人,長子為地鏗氏,即人皇氏。人皇氏,名天英,其后傳九人,即傳說中的九皇氏治世,稱九頭紀。
九頭紀始于人皇氏,人皇氏即姓九氏,自人皇氏至敘命紀,凡八十三君,歷五龍紀、攝提紀、合雒紀、連通紀、敘命紀。自循蜚紀而后,二十二氏治世。之后又有因提紀十三氏,皆有世系可記。之后為禪通(祥)紀,該紀終于炎帝神農氏。再后由黃帝擊敗炎帝,以疏訖紀迄于姬周。以上史傳,沒有確切的文字記載,是傳說歷史,有待進一步考證。
人皇氏姓九氏,其后裔以先祖名號為姓氏,稱九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時期秦國相馬士九方皋,屬于以先祖名號省文簡化為氏。九方皋,是春秋時期秦國著名的相馬士,后代多以先祖“九方”為姓氏,復姓九方氏。春秋、戰國時期,“九”字有多種寫法,而“玉”,在中國古代是最為尊貴的象征,“九”字因加“玉”字偏旁為“玖”,是為士者及以上卿大夫們所取之,以示尊貴。
在九方皋的后裔子孫中,其九方氏后有省文簡化稱玖氏者,再后有簡文為九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九氏、玖氏族人大多尊奉九方皋為得姓始祖。
第三,商紂時以西伯侯、九侯、鄂侯為三公,九侯即鬼侯,為紂所殺,其后有九氏。河南洛陽西南有九侯城,亦名鬼侯城,即為商時九侯城。又,臨水縣(今河北磁縣西北)有九侯城,子孫或以地為氏。
第四,金時女真人有九姓。
“因為有充實的工作、愛我的家人,所以,我并沒有因為九姓稀少而感到孤單。只是,如果誰有關于九姓的信息請告訴我,我是九姓人,我想知道,我想讓我的孩子知道,我們的根在哪兒?”九俊雷說。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