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抗美援朝老戰士譚正培
摘要:義無反顧上前線“鋼鐵線上”是尖兵——記抗美援朝老戰士譚正培□晚報記者 姚會峰 文/圖開篇詩跨過鴨綠江,汽車全偽裝。敵機來轟炸,哨所有鳴槍。車
義無反顧上前線“鋼鐵線上”是尖兵
——記抗美援朝老戰士譚正培
□晚報記者 姚會峰 文/圖
開篇詩
跨過鴨綠江,汽車全偽裝。
敵機來轟炸,哨所有鳴槍。
車載彈不響,人遭襲受傷。
赴朝三四載,檔案多表揚。
在市風光路中段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院家屬院,提起譚正培老人,該院的居民可謂無人不曉,因為他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并在執行任務時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5月19日上午,記者在熱心市民的幫助下,找到了譚正培的家,聆聽他講述了那段難忘的戰爭歷史。
譚正培和兒子譚金川。
檔案
在向記者講述之前,譚正培讓他的兒子譚金川拿出了一個檔案袋,里面裝著譚正培在朝鮮時獲得的紀念章,以及一份沉甸甸的檔案。“我父親以前在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院上班。這是我從驛城區衛生局人事股復印的檔案,可以幫助你們了解我父親的一些經歷。”譚金川把檔案小心翼翼地拿出來說。
譚正培的那份檔案復印件看起來有些陳舊,最上面一頁上蓋著驛城區衛生局人事股的印章。在工人登記表上面,記錄著譚正培的個人信息,譚正培出生于1928年2月,是湖南省洞口縣人,1949年1月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9月正式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這一頁是‘黨員重新登記表’,在‘本人主要經歷’一項中,記錄了我父親于1953年至1956年在朝鮮開汽車。”譚金川說,當時父親所在部隊是16軍47師139團汽車連,主要任務就是向前線運輸戰備物資和給養。而在另外一頁的“軍人登記表”上,更加詳細地記錄了他父親入伍后的事跡。
記者看到,“軍人登記表”上面記錄了譚正培入伍前和入伍后的事跡,并將其在1949年1月至1955年4月之間的經歷一一列舉,同時還在鑒定欄里寫上了評語。“工作表現一貫積極,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表現得非常好,接受任務愉快,完成任務能力強……”讀著上級對自己的評語,譚正培的聲音有些顫抖。
譚金川說,檔案復印后,父親一直保管著。每次拿出來看時,父親都會將上面的事跡再向他講述一遍。如今,父親年紀大了,腦子也糊涂,有時候一個人坐在屋里半天不出門。然而,當他講述起朝鮮戰場上的事跡時,整個人顯得特別精神,頭腦也清醒了。
赴朝
1953年3月,正在黑龍江佳木斯汽車學校學習的譚正培響應政府號召,和其他學員一起奔赴朝鮮。當時,除了譚正培等人乘火車過了鴨綠江外,還有多輛運輸車裝滿了戰備物資和給養跟隨他們一起過江。之后,譚正培等人自己開車前往目的地,一路上可謂危險重重。
“進入朝鮮之后,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狼藉,民房被炸塌了、車輛被炸壞了、道路被炸毀了……”譚正培說到這里,情緒有些低落,可能是他回憶起了一些傷心的事情。兩分鐘后,譚正培又抬起頭來,繼續向記者講述進入朝鮮后見到的場景。
由于對朝鮮的地形不熟,譚正培等人在引路人的帶領下,趁著夜色慢慢地往前走。他們行駛途中,突然有敵人的轟炸機飛來,前方哨所立即鳴槍示意,所有車輛都關上了大燈繼續行駛。然而,由于敵人扔下的照明彈太亮了,部分車輛暴露在敵人的視線中,遭到了對方的兇狠轟炸。
所幸的是,敵人的轟炸機扔下炸彈之后便離開了,只有個別車輛遭到了嚴重破壞,譚正培等人稍作休整后又繼續上路了。當時,他們的目的地是一個叫順川的地方,到了之后大家開始把車上裝的戰備物資和給養卸下來。而令譚正培吃驚的是,自己所開的運輸車上竟然有一個沒有爆炸的炸彈。
“我推測可能是車上裝的面粉比較多,炸彈落到了上面,所以才沒有爆炸。”譚正培說,當時車上就他一個人,如果那個炸彈爆炸的話,他會當場斃命的。
有了這次經歷之后,譚正培在執行各項任務時都會非常小心,隨時隨地都做好車輛的隱蔽工作,以防敵人發現后進行破壞。
受傷
譚正培到朝鮮戰場以后,被編入16軍47師139團汽車連,主要任務是往前線運送戰備物資和給養,如武器彈藥、糧食蔬菜等。在朝鮮戰爭停戰之前,他跟隨部隊到過新岡山、西浦、元山、上甘嶺等地。
據譚正培回憶說,那時候,美國的轟炸機多得很。當時他們住在順川的山洞里,用樹枝在洞口做了偽裝,白天在里面休整,晚上才出車。即使如此,美軍在照明彈的幫助下,仍然發現了他們,就往下投炸彈。
有一次,譚正培接到了向板門店運送給養的任務,一同前往的還有其他運輸彈藥的車輛。一路上,譚正培等人多次遇見了美國的轟炸機,好在我軍在沿途設置了哨所,只要有情況就會明槍示意。
“在距離目的地不遠的地方,我們又遭遇了敵人的轟炸,我在那一次轟炸中受了重傷。”譚正培說,當時他也知道敵人的轟炸機來了,但是沒有來得及躲到山洞里,后來炸彈就在他身邊爆炸了。譚正培從昏迷中醒來后,發現自己的腿上嵌入了多個彈片,一時疼痛難忍。
經過手術,譚正培腿上的炸彈片取了出來,腿上卻留下了很多疤痕。
“小時候,我經常摸著父親腿上的疤痕,讓他給我講他受傷的經過。”譚金川說,每次父親講到這里時,眼中都會噙滿淚水,因為他只是受了輕傷,而一同去執行任務的戰友中有兩人因這次轟炸犧牲了。
1953年7月27日,朝鮮戰爭停戰協議簽署,譚正培心里非常高興,因為這意味著他終于可以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了。然而,他所在的部隊并沒有立即回國,而是轉移到了平康,幫助當地人重建家園。1956年4月,譚正培所在部隊全部撤離出朝鮮,他才回到國內。
幸福
回到國內的譚正培并沒有立即轉業,而是服從國家統一分配來到洛陽拖拉機廠,當維修工人。1977年,譚正培轉業到駐馬店,在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院開急救車,直到1986年才退休。如今,他獨自一人在市第一人民醫院家屬院居住,兒子為了照顧他近日也搬過來一起生活了。
“我父親和母親于1957年結婚,大姐在父親的老家出生,二姐、小妹和我則在東北出生。”譚金川說,“母親的老家在登封縣,她和父親在洛陽相識并結婚。如今,除了大姐在登封生活外,我們三個都在駐馬店市生活。”
據譚金川介紹,他母親和父親的感情非常好,自從母親2004年去世后,父親瞬間蒼老了很多。此后,父親經常一個人坐在家里,拿著他和母親的照片發呆,有時候還會偷偷流淚。好在他們姐弟幾個都比較孝順,經常到家里去看望他,老人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如今,譚正培沒事的時候會在家屬院里轉悠,經常給鄰居講述那段難忘的歷史,所以大家對他非常熟悉。夜幕降臨后,譚正培和兒子在休息之前,兩人聊會兒天。
“我覺得自己足夠幸福了,這是之前想象不到的。”采訪即將結束時,譚正培說了這樣一句話。他告訴記者,如果沒有共產黨,就沒有自己現在的好日子。雖然自己在戰場上差點兒丟了性命,但是如今活得好好的,并且有子孫圍繞在身邊,這樣的生活怎能說不幸福呢?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