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月入6000元要不要買房 聽聽專家說
摘要: 原標題 95后月入6000元不必要“扎堆”買房 臨近畢業季,剛步入職場,在存款和月薪都吃緊的情況下該不該買房,成為不少“95后”的困擾。業內人士
原標題 95后月入6000元不必要“扎堆”買房
臨近畢業季,剛步入職場,在存款和月薪都吃緊的情況下該不該買房,成為不少“95后”的困擾。業內人士建議,年輕人剛剛入職,沒必要在資金不充裕的情況下買房,可以考慮先租房,用部分存款投資理財,等工作上了軌道,有足夠的存款再買房,避免在校園到職場的“過渡期”因為購房而增添不必要的壓力。
案例:小陳是剛大學畢業的“95后”,目前在珠江新城一家私企上班,月收入接近6000元。看到身邊不少朋友都買了房,小陳也“心思思”想盡快置業。不過,他的父母目前能給的支持有限,加上自己的存款也只能湊齊20萬元左右,如果買房只能選擇低首付的外圍區域物業。
近段時間,在看了幾套花都的物業后,他仔細算了一筆賬,盡管一些板塊仍有總價60~70萬元的物業,但交通極不方便,如果定居在那里還必須要購買汽車,如果選擇地鐵9號線沿線的小區,總價至少需要120萬元左右,首付需要40萬元,月供要4000多元,遠超小陳的承擔能力。租房還是買套房,小陳一籌莫展。
房天下廣州二手房高級分析師李超認為,雖然從投資角度看,房子具有保值性,但如果把有限的資金用在購買郊區的物業自住,每天上班很不方便,如買車則需要負擔月供、養車費,以小陳的收入能力計算經濟負擔過重。
理財五年再買房
李超建議,與小陳情況相近的年輕人可以根據個人的風險偏好,用部分存款投資理財產品,進行合理的理財規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通脹,等今后有了一定的積蓄再買房,不用擔心趕不上市場發展的速度。
李超認為,當月收入狀況有所改善時可以隨時準備買房。以小陳為例,將每月3000元和20萬元本金進行理財投資,以年收益率10%復利計算,五年后3000元定投本金收益共計24.2萬元,20萬存款總收益32.8萬元,在不計個人收入改善的情況下,五年后小陳至少能積累56萬元存款,可以選擇總價180萬元左右的房子。另外如果結婚后夫妻能共同供一套房,壓力也會小很多。
李超指出,如果夫妻共同存款可達80萬元,就可以選擇貸款100萬元,以商貸20年月供6540元,使用公積金的話,每月還能省下870元。如果夫妻倆月入能有1萬以上則月供壓力不算大。
建議
控制月租金可盡快存錢買房
據了解,目前在廣州的單身白領普遍接受的租金范圍在每月500~1500元以內,天河區石牌、番禺區大石、白云區永泰地鐵口是不少年輕人租房的集聚地,以小陳2000元/月內的租金預算可選性很多,一個方案是如果要靠近上班地點并對居住要求較高,可以直接選擇珠江新城附近與朋友合租兩房單位,三個人合租成本約為1500元/月/人左右。如果小陳強調需要充分的個人空間,可以選擇白云永泰地鐵口附近的兩房單位,月租為1400元左右。
記者從市場了解到,4月份以來,永泰租賃市場的租客已增加兩三成,一方面原因是天河區不少城中村租金上漲,使租客轉移,另一方面不少“被限購”的準買家選擇租房觀望。
另外,小陳也可以考慮選擇番禺大石地鐵附近的物業,目前仍有不少月租500元左右的一房單位可供選擇。業內人士認為,雖然路途較遠,但能把租金控制在1000元/月以內,對有購房需求的年輕人來說可以更快達到存錢目的。
也有的“95后”希望能夠買房安定下來,不接受租房的方案,李超認為他們可以20萬元低首付暫時選擇近地鐵的一房小戶型單位,等收入得到改善再置換大戶型。
據了解,荔灣芳村、海珠琶洲仍有一些低總價的樓梯樓,但樓齡較久,還款期限只能在15年左右,月供會增加近600元。業內人士介紹,如果要維持月供不變的話,年輕的買家們可以選擇番禺大石地鐵旁、天河東圃的車陂地鐵站附近樓齡10年左右的樓梯樓,總價在60~70萬元就可以入手30平方米左右的一房單位。
目前,天河東圃板塊也有不少地鐵口的小戶型放盤,其中有七八成業主都是單身年輕白領因有了家庭或個人收入改善后再想置換大戶型。李超透露,以同樣的預算還可以考慮廣佛線沿線的房子,如佛山東平站地鐵口附近的物業,總投入66萬元就可入手40平方米左右的單身公寓。(記者 林琳)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