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再現“圈地運動”
摘要: 吃一塹,卻似乎沒有“長一智”。仿佛商量過的,從北往南,近期一大批汽車大項目落地:產能都是10萬輛起跳,占地面積都是1000畝往上,“圈地運動”正式重現江湖。
吃一塹,卻似乎沒有“長一智”。仿佛商量過的,從北往南,近期一大批汽車大項目落地:產能都是10萬輛起跳,占地面積都是1000畝往上,“圈地運動”正式重現江湖。
只不過,這一次,“圈地運動”的對象是新興的互聯網汽車企業。互聯網汽車企業不僅有錢,也愿意燒錢,更為關鍵的是,互聯網汽車企業是銜著“金鑰匙”來到這個世界:傳統汽車主機廠“可望而不可求”的生產許可證,互聯網汽車企業輕易就能獲得。要知道今后新的傳統汽車項目一概不批,要批也只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新增。
但一個容易讓人忽略的事實是,自2012年以來,總有汽車主機廠由于無法投產而導致土地被大量閑置。對于這些閑置的土地,部分土地經過多方努力終于建成并投產,但也有部分土地因無法投產而被強制收回,造成資源的浪費。
今年1~4月的汽車產銷數據已經說明,未來國內汽車產銷“微增長”局面將是常態,過去那種瘋狂的擴張模式已經一去不復返。許多專家斷言,新能源車能否如最初規劃的那樣,在2020年迎來一次井噴仍然是未知數。更大可能,在2020年,占據主導地位的仍然是傳統汽車主機廠,新能源汽車只作為“點綴”和“補充”。
業內人士分析,新能源車企業之所以能夠開展轟轟烈烈的“圈地運動”:一方面是因為新能源汽車企業對于整個汽車業和自身實力判斷樂觀,另一方面也與招商有關。很多地方為能吸引汽車項目,一線城市少花錢,二線城市花點錢,三線城市不花錢甚至倒貼錢。
據統計,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已經超過300家。其中,有90%會在2020年前后被淘汰。這些被市場淘汰的企業會造成多少汽車基地建設項目的“爛尾”,現在還不得而知。
今年上海車展,互聯網汽車企業集體亮相,并公布一系列的產銷計劃。明眼人便能看出,這些產銷計劃是不切合實際,“忽悠”多于“實干”。
這里給瘋狂擴張和喜歡上“圈地運動”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提個醒:一流的汽車企業沒有一家是通過圈地的方式發展起來的,超出市場規律的擴張注定難以持續,汽車業必須回歸到理性發展道路上來。中國車市已經處于過度競爭的狀態,新能源車板塊也不例外。爭取汽車項目落地容易,督促其建成投產也不算難事,但要投產之后維持亮相發展是最困難的一件事,因為現在的車市競爭是此消彼長的市場份額爭奪戰。
現階段,對各地此起彼伏的“汽車圈地運動”保持一份清醒,更有利于和諧、健康、有序的發展。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