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小伙環臺騎行“訪親記”
摘要: 5月15日,泉州小伙劉海翔完成臺灣環島騎行,重新回到臺北101大樓下。中新社記者 劉雙雙 攝 原標題:臺灣
![]() |
5月15日,泉州小伙劉海翔完成臺灣環島騎行,重新回到臺北101大樓下。中新社記者 劉雙雙 攝 |
一個人,一輛單車,負重20公斤的行李,完成615天、30000多公里的騎行。這是“80后”泉州小伙劉海翔用單車車輪和頑強意志創造的屬于自己的海上絲綢之路和環中國騎行路。
“臺灣環島騎行并不是一個結束,而是新的文化交流的開始。”5月15日上午,身著印有“中國泉州”“絲路萬里”字樣騎行服的劉海翔,站在臺北101大樓下,再次按下自拍快門。這也意味著他結束了環中國騎行最后一站。
從2015年9月5日起,劉海翔沿著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騎行,從意大利出發,途經歐、亞、非15個國家,歷時250天。途中,他拍下沿途所見,也用自拍的宣傳片向外國友人講述中國故事。
帶著海上絲綢之路的滿滿收獲,劉海翔此后又從廣西出發順時針繼續騎行中國,沿途舉辦40多場分享會,將絲路沿線的見聞和心得分享給高校學子。
2017年5月2日,踏上寶島臺灣的那一刻,劉海翔心情復雜:“騎行臺灣一直是我的夢想。因為臺灣與泉州有著密不可分的緊密聯系,在泉州隨處可見到大陸投資的臺商,這里既熟悉又陌生。”
從繁華的臺北市區出發,沿臺中、嘉義、高雄、花蓮一路騎行。劉海翔每到一處都會用微信記錄下所思所感。全程可以用閩南話交流,吃著和家鄉一樣的蚵仔煎,看到熟悉的天后宮,他說“到這里就像到了遠房親戚家”。
每到一處,常會有當地人熱心地拉著他到家里做客,打聽大陸發展。住民宿,店主希望他轉達對大陸游客的熱情歡迎。“我真切地感受到,臺灣民眾驚訝于大陸最近幾十年發生的變化。”
環島騎行中,劉海翔總會被樸實的臺灣民眾所感動。5月9日傍晚時分,當他騎行在連接臺東與屏東唯一交通要道——南迴公路壽卡驛站時,單車后輪因不堪重負出現故障,只能推著走。眼看天色已晚,站在崇山峻嶺間的劉海翔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攔車求助。
很快就有一輛載貨面包車停下來。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司機黃士哲了解情況后,二話沒說就載著劉海翔一同到臨近的地方尋找單車店。夜色已深,方圓幾十里都沒有修理店。黃士哲又輾轉開車到臺東市區,直到看著劉海翔單車修好了才放心離開。
臺灣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崇尚自然環保的理念同樣讓劉海翔印象深刻。在臺東延平鄉鸞山村,劉海翔結識了布農人阿力曼,探訪了以“環境信托”理念打造“森林博物館”。阿力曼近年來四處籌資搶救家鄉的森林,甚至抵押房子和土地來貸款。
“在這片山林里可以讓我們尋求沒有電的智慧,沒有文字的文明以及滿山的熱情與歡樂。”劉海翔感動于阿力曼的支持,也計劃通過自己的作品讓更多的人知道臺灣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按照計劃,劉海翔10月將在香港舉行絲綢之路攝影展。他要通過展示自己騎行過程中拍攝的影像資料,讓更多的人了解海上絲綢之路,了解中國正在倡議的“一帶一路”愿景,做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民間使者”。(劉雙雙 劉舒凌)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新聞社)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