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愛上攀比:家長不能一味滿足孩子
摘要:當孩子愛上攀比老師:家長不能一味滿足孩子□周刊記者 肖婷婷近日,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中小學生中刮起“攀比風”,部分小學生在生日宴、手機、父母開的車等方
當孩子愛上攀比
老師:家長不能一味滿足孩子
□周刊記者 肖婷婷
近日,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中小學生中刮起“攀比風”,部分小學生在生日宴、手機、父母開的車等方面相互攀比。
現在很多學生存在攀比行為。一些小學生彼此比較的不是學習成績的好壞,而是誰用的文具新穎,誰的衣服好看,誰家的車更貴。
“班上家里有車的學生很多,大多數學生知道自己家的車價值多少錢。”市實驗中學的一名教師說,班里愛攀比的孩子不在少數。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們都盡其所能滿足孩子們的物質需求,無論是幾十元的文具,還是上千元的游戲機,家長們在掏錢時都很大方。但家長們這樣做換來了什么?
這幾天,三年級學生浩浩在和媽媽鬧別扭,因為他想要一臺ipad。
“孩子說班里的同學大都有平板電腦,自己也想要一個,不然感覺很沒面子。但我認為小孩子沒必要用平板電腦,就沒給他買,他就一直哭鬧。孩子這么小就這樣,長大后怎么得了!”浩浩的媽媽說,浩浩平時見到同學買了“時尚”的物品,回家就要。如果不給他買,他就哭,再不行,就向爺爺奶奶要。
“小小年紀就攀比,大都是因為受了成年人的不良影響。”某中學九年級語文教師何美娜認為,孩子產生攀比心理,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何美娜說,大多數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生活得好一些。一些在年輕時吃過苦的家長現在有錢了,不想讓孩子像自己以前那樣受苦,所以盡可能地用金錢滿足孩子的要求。
“如果孩子無論提什么物質要求,家長就滿足,會助長其攀比欲、消費欲,使孩子養成壞毛病。”何美娜說。
何美娜建議,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正確引導孩子,不能一味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如果家長發現孩子過分追求物質、不斷花錢,一定要及時制止,鼓勵孩子以正當方式,比如通過努力提高學習成績獲得“優越感”。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