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識傳播也需與時俱進
摘要: 近日,一幅《醫生媽媽畫給女兒的急救漫畫》在網上火了。“醫生媽媽”被人們“順藤摸瓜”找了出來。漫畫的作者是解放軍第306醫院婦產科副主任周玲,是
近日,一幅《醫生媽媽畫給女兒的急救漫畫》在網上火了。“醫生媽媽”被人們“順藤摸瓜”找了出來。漫畫的作者是解放軍第306醫院婦產科副主任周玲,是一名17歲女孩的媽媽。而這幅漫畫只是她120多幅醫學科普漫畫之一。(5月7日《重慶時報》)
其實,《醫生媽媽畫給女兒的急救漫畫》與周玲的婦產科專業并不相關,其熱衷于醫學科普漫畫的創作也并非心血來潮,而是源于“身邊人”的深深觸動。她說,有兩件事對她觸動很大,一件是幾年前,周玲一個朋友的兒子猝死在家中,朋友問她:“如果我會做心肺復蘇,他是不是還能活著?”另一件是周玲的母親因為心臟病去世,她想,如果自己也遇到了心臟驟停的狀況,女兒是否知道該怎么做?
急救知識的重要性自不必言。“如果每個人都能掌握最基本的急救知識,肯定能夠挽救許多生命。”正是基于這樣的初衷,加上醫生救死扶傷的責任心,周玲開始了醫學科普漫畫的創作,并上傳到自己的微信公眾號。
急救知識并非醫務人員的“專利”,也是公眾在關鍵時刻挽救生命的“法寶”。如今的新媒體平臺為急救知識傳播,提供了更多元、更開放、更場景化的便利條件。《醫生媽媽畫給女兒的急救漫畫》走紅的事實告訴我們,急救知識的傳播方式也需與時俱進。不但要加強急救知識的宣傳、培訓、演練等制度建設,包括將急救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提高全民急救普及率,以便在“身邊人”發病或遇險的現場發揮作用。同時,希望更多像周玲這樣的醫務工作者,利用自己的專長,積極創作醫學科普作品,為公眾補足急救知識。相關政府部門也可利用“兩微一端”等新媒體平臺,將急救知識等用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源源不斷地推送給每一個人。(付彪)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健康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