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鑒定技術:讓數據說誰是“李鬼”
摘要:原標題:古陶瓷鑒定技術:讓數據說誰是“李鬼” 今日關注 5月6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與香港皇朝遺珍古陶瓷實驗室,在無損檢測古陶瓷斷代技術方面達
今日關注
5月6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與香港皇朝遺珍古陶瓷實驗室,在無損檢測古陶瓷斷代技術方面達成合作協議,共同開發應用古陶瓷羥基測量技術。
陶瓷鑒定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鑒定工作者憑實踐中獲得的鑒別能力,吸取前輩經驗,參考文獻與圖像來進行鑒定的傳統方法;另一種是科技工作者運用分析、化驗、測試、手持式顯微鏡等現代科技手段進行鑒定的方法。
香港皇朝遺珍古陶瓷實驗室是獲得ISO9001國際質量認證體系的民間實驗室。為什么與中科院“聯姻”?民間對古陶瓷的研究,樣品是個很大問題。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核技術考古實驗室馮松林教授表示,皇朝遺珍之前在古陶瓷研究上做了很多的工作,但他們缺少樣品的準確出生溯源,在一些數據的支撐上缺少信服力。這次成立無損檢測技術中心,皇朝遺珍提供資金和設備支持,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則有這些年收藏的1萬多件樣品,相信對這些樣品的研究會彌補民間研究的不足。
有了科學鑒定,是不是就不需要專家目鑒了呢?皇朝遺珍文化產業集團李港龍說:科學鑒定和專家眼學是雙軌并行、互補長短的,科學鑒定是鑒定大概年份,但對一個瓷器的窯口、藝術風格、稀缺性還是需要專家意見。
紫外燈熒光儀測有沒有裂痕和修復痕跡、拉曼光譜儀檢測陶瓷釉面的歷史年代痕跡、X射線熒光光譜檢測古陶瓷釉面成分……日前,皇朝遺珍古陶瓷鑒定北京實驗室正式對外營業,實驗室的李灌強博士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儀器和實驗室是為了給鑒定提供數據支持,“X熒光光譜儀和拉曼光譜儀分別可以從釉面元素分布情況和羥基元素來進行檢測和判定”。專家可以根據數據對比和經驗分析,給出古陶瓷的年代、真偽參考報告。
檢測過程中是否會對藏品有影響?李灌強解釋:“每一個方法都有自身的優點,我們結合每一個儀器的優點運用在檢測上。這個技術最大的特點就是無損檢測,可以滿足很多藏家高標準的要求。而且檢測的速度也快,整個過程大約需40到50分鐘。如果器型較為復雜,時間就稍長一些。”(劉傳書 劉曉軍)
(責編:賀迎春、熊旭)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