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一退伍軍人回鄉創大業
摘要: 成立家庭農場 建光伏發電站 種植千畝牧草正陽一退伍軍人回鄉創大業肖宏強:要帶動更多貧苦戶脫貧致富 □晚報首席記者 李玉榮 文/圖 今年43歲的肖宏強是一名退
成立家庭農場 建光伏發電站 種植千畝牧草
正陽一退伍軍人回鄉創大業
肖宏強:要帶動更多貧苦戶脫貧致富
□晚報首席記者 李玉榮 文/圖
今年43歲的肖宏強是一名退伍軍人。2011年,他回到正陽縣大林鎮,辦起了家庭農場、建起了光伏發電站、種植千畝牧草。經過他的苦心經營,家庭農場很有起色,光伏電站已并網發電,千畝牧草長勢喜人,并帶領100多貧苦家庭脫貧。肖宏強因此成為當地的“能人”。
5月4日,記者走進正陽縣大林鎮采訪了他。
建立軍耕農場
2011年8月,退役的肖宏強在大林鎮沿淮村簽下為期30年的2000多畝的土地承包合同,建軍耕農場。在這片淮河灘上,肖宏強把自己多年積攢的20多萬元和600多萬元貸款全部押在軍耕家庭農場上,想要建設一片光伏農業生態園。
肖宏強充分利用淮河岸邊的優勢,大力發展生態立體農業。他相繼購進了10000只土雞、100多頭牛、200多只羊,發展林下規模飼養。他把雞、牛、羊糞入池用生物菌攪拌發酵后,用作果樹、西瓜、莊稼農作物的有機肥料。
建光伏發電站
一個個灰色的鋼架、一排排光伏發電板,看上去十分壯觀。
“我的光伏發電站已于今年3月18日并網發電,年發電量2000萬度,全部并網發電后年產值可達2000萬元,可以連續運行25年。”看著正在運轉的變壓器,肖宏強滿懷信心地說。
2015年9月,肖宏強經過多方考察論證,采取棚下種植飼養、棚上發電的方式,建起占地560畝、規模20兆瓦的農光互補光伏發電站。
走進光伏大棚,棚內種有蔬菜、蜜桃,還有飼養的雞鴨鵝及肉牛、湖羊,棚頂距地面近3米高。肖宏強在不改變土地性質、不改變土地生產用途、不污染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對耕地進行立體高效利用,走出一條再生能源可持續綠色發展道路。
不種莊稼種牧草
肖宏強的想法總是如此超前,給人們帶來很多驚喜。在淮河岸邊,一望無際的青翠欲滴的牧草長勢喜人,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草香。
“我們這里靠近淮河,土地貧瘠,種莊稼不行,但是,草長得好,咱就根據這一優勢種植牧草。”肖宏強說,這些草不但可以供他農場里的100多頭肉牛和幾百只羊食用,還可以打捆賣給別的奶牛場。
“種草的收入比種莊稼高啊,種一季就能管幾年,割完之后新草又會發出來。而種莊稼一年還要除草、施肥、管理,勞力消耗得更多。”肖宏強說,牧草一年可以收割4茬。
帶動貧困戶脫貧
該鎮的阮祥虎因腿有殘疾,無法外出打工,家庭經濟困難,他被肖宏強介紹到農場喂牛,一年收入2萬多元,同時,每年還有2000元的到戶增收項目分紅。阮祥虎不出家門就可掙到錢,過上好日。
肖宏強說,2016年農場承擔縣增收到戶肉牛飼養項目,幫扶130多戶實現初步脫貧。
談起下一步的打算,肖宏強說,通過資源整合,計劃在3至5年內建成一個生態農業觀光園,園區建成后,可帶動餐飲、住宿、農產品加工出售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可為600多人提供就業崗位,創造上千萬的生產總值。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