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要從年輕醫生抓起
摘要: 廣東省深圳市衛生計生委微信公眾號5月4日的一篇《把病歷體的科普扔了吧!深圳要從規培生抓起,教你寫出10W+》的文章,引發關注。“出門診:同一個問題每天回答幾十
廣東省深圳市衛生計生委微信公眾號5月4日的一篇《把病歷體的科普扔了吧!深圳要從規培生抓起,教你寫出10W+》的文章,引發關注。“出門診:同一個問題每天回答幾十遍,多希望有一篇好文章搞定所有人;病房里:總能遇到那些讓人扼腕的病人,如果他們懂點醫學常識,早點看醫生就好了;回到家:長輩們的朋友圈,總是充斥著‘轉瘋了’的謠言,特別想幫他們全刪了,把偽科普號都拉入黑名單;休息時:微信群里醫院宣傳科又在@你——醫院公眾號又揭不開鍋了,快給點科普素材吧。”這是面向深圳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醫生的科普寫作大賽的導言。
長期以來,健康科普地位一直比較尷尬,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科普不算業績,職稱晉升不算,年終評先不算,醫生做科普的積極性不高。二是醫生工作忙,沒有時間做科普。
其實,一篇好的科普作品,既要有學術水平,又要通俗、可讀,考驗的是醫生的知識水平、文字水平。應該說,開展規培生的科普寫作大賽,讓年輕醫生一進入臨床就接觸科普,有利于激發他們的科普創作熱情。更重要的是,如果改變現有的評價機制,促使醫生把做科普視為“分內之事”,將對臨床工作的開展,對醫患溝通起到積極作用。
在臨床上經常可以遇到病人或家屬的提問,對于醫生專業的回答,病人常常難以理解。人們也可見到一些大牌專家寫的教科書式的“科普”文章,沒有趣味性,普通人難以讀懂。科普從規培生抓起,讓科普成為醫生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只有這樣,醫學科普事業才有希望,才能讓公眾獲得正確的、有趣味的、能看得懂的科普。同時,通過科普可以改善醫患關系,拉近與患者的距離,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而且,通過培養年輕醫生對偽科普的識別能力,也提高了年輕醫生反駁偽科學的能力與習慣。(紀光偉)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健康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