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學霸研發手語翻譯器
摘要: 演示者用手指向前方,又做出點贊的手勢,“你好”的文字快速地反應在App“手音”的界面上。捕捉手部運動的肌電信號的是演示者手臂上的黑色臂環,看上
90后女學霸研發手語翻譯器 通過臂環捕捉肌電信號
演示者用手指向前方,又做出點贊的手勢,“你好”的文字快速地反應在App“手音”的界面上。捕捉手部運動的肌電信號的是演示者手臂上的黑色臂環,看上去像跑步時用的護腕。
“手音”是一款針對失語者的小眾產品,預計今年5月下旬上線。普通人可能難以想象這款產品的意義所在——手語是失語者彼此溝通的橋梁,但對于普通人來說是比所有外語都難的語言,“手音”將做潤物細無聲的溝通橋梁。
美女學霸研發手語翻譯器 通過臂環捕捉肌電信號
“手音”的創始人王娜娜和聯合創始人黃爽原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級的學生,她們是同一個宿舍的閨蜜,兩個充滿活力的女生在2015年開始想為失語者做些什么。
在一次活動上,王娜娜認識了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畢業的失語者張權,并成了好朋友。因為王娜娜不會手語,這兩位現實中的朋友相處更像網友,即便見面也往往會求助微信溝通。
回到宿舍,王娜娜把張權的故事告訴了黃爽。她們此后認識了更多的失語者,也愈發感到溝通的困難。“有時我覺得我說話是在‘傷害’他們,一聊得開心就在想是不是忽略他們了,甚至有些自責。”王娜娜說。
兩個善良的姑娘一直在想,張權是失語者中的幸運兒,不僅可以上學還有工作,更多的失語者因為溝通一直是社會的邊緣人,她們假想:老板開會聽不見,點外賣沒辦法和店家溝通,別人怎么能接納他們?《新聞聯播》有手語同步翻譯,可其他直播節目如果沒有字幕,失語者就永遠無法享受它。
上網一查,數字更讓兩人咋舌:失語者(包含聽障人士、腦中風患者、腦癱患者和漸凍癥患者)在中國的數量達到7000萬人,占總人口的5%,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兩個人想起了參加“馮如杯”(馮如杯為北航校內學生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時的圖像識別項目,當時這個項目獲得了一等獎,或許可以用這種技術幫助失語者。王娜娜回憶:“我們感覺發現了一個沒有人發現的需求,想成為第一個實現它的人,也讓我們所學的知識有價值。”
于是,她倆著手研究手語翻譯的可行性,開始查論文、做實驗、寫代碼,用馮如杯一等獎獎金5萬元作為啟動資金行動起來。圖像識別被否決了,因為不能隨時攜帶攝像頭;手套被否決了,因為太引人注意,最終確定了通過臂環捕捉肌電信號的方法。因為智能手表逐漸普及,失語者帶著臂環看上去并不突兀。
產品一次次迭代,為的是要保護失語者的尊嚴。黃爽記得,她們做過“體驗一天失語者”的活動。在便利店,因為結賬時需要了解價格,失語者只能通過手機和店員溝通,時間稍長排在后面的人開始不耐煩地催促。“如果別人知道我是失語者可能會體諒,但不知道就會埋怨,越埋怨我越著急。”一些失語者不愿意別人稱呼他們為“聾人”,自己會寫成“龍人”。
確定研發方向后,關鍵是不斷地輸入數據、調試數據以保證手語翻譯的準確性。為了檢驗模型的可靠性,最初只有兩個人在錄手語的數據,整天戴著臂環不停地做動作,黃爽開玩笑說:“練下去咱倆就要成為‘麒麟臂’啦!”
“當你真正去幫助他們,他們就知道是為他們好,就會非常配合。”王娜娜說,為了保證數據的多樣化,并且真正讓失語者喜歡,她們后來聯系了天津理工大學聾人工學院,合作進行數據采集和智能臂閉環開發,還與北京市朝陽區殘聯達成合作意向,為“手音”的產品服務化提供咨詢、指導。張權也成了團隊的顧問。
如今,“手音”涵蓋了200個手語動作,為了保證精確度,每一個動作錄制了1000人次。在有了自己的手勢數據庫之后,團隊還搭建了一個7層BP神經網絡(一種按誤差逆傳播算法訓練的多層前饋網絡,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神經網絡模型之一)對數據速度進行訓練,目前識別準確度已經達到95%。
直到去年8月,團隊里只有王娜娜和黃爽兩個人,后來其他人逐漸加入。他們沒有辦公室,開會都是“打游擊戰”,咖啡廳、餐廳、教室都被征用過,做研發都是在自己的實驗室里,但王娜娜說:“我們一天都沒有想過放棄。”后來,團隊內有人因出國而退出,王娜娜在北航保研繼續深造,黃爽保研至清華大學。兩個女學霸沒有因升學而放棄團隊,繼續堅定地吸引人才研發產品。
由女生主導的技術型創業團隊很少見,兩個人也經歷了磨合。最初,黃爽遇到意見不同時會等著雙方都冷靜下來回宿舍再溝通。王娜娜告訴她,團隊溝通對事不對人,要彼此敞開心扉,現在兩個人可以為一件事辯論個“你死我活”,也能在達成一致意見后手挽手去吃吃喝喝。團隊里還有其他技術人員,大家一起熬夜寫代碼的時候,兩個女生也會偶爾化身為“程序員鼓勵師”,一起為團隊加油打氣。
這兩個分別出生于1994年、1995年的女生笑著說:“或許因為我們現在還沒有走向社會,沒有買房的苦惱和社會的壓力,只是覺得我們所擁有的技術能夠對社會有價值,能夠真正幫助一些人,我們又有時間,那就做吧!”
她們關于未來有很多設想,“手音”可以實現面對面小聊和長時間對話的功能,未來還可以推出手語教學、手語字母和智能臂環閉環,解決手語教師缺乏等各種問題。此外,這種人工智能技術成熟后還可以應用在其他方面,例如可以教學鋼琴的孩子更加準確地彈琴。
在前不久百度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主辦的“極·致未來”責任創新挑戰賽上,“手音”團隊獲得了一等獎和最佳人氣獎,被譽為最有“包容性”的項目。(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陳璐)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中國青年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