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經濟 通信科技

食藥類謠言怎么破?

2017-04-25 11:07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fl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原標題:食藥類謠言怎么破?  權威醫療信息有可能在傳播過程中被“二次加工”,從而披上謠言的外衣,脫離事實軌道。在提升公眾“健康思維”這件事上

原標題:食藥類謠言怎么破?

  權威醫療信息有可能在傳播過程中被“二次加工”,從而披上謠言的外衣,脫離事實軌道。在提升公眾“健康思維”這件事上,傳播者需要做的是提供更多專業的“健康輔導”,要遵照規范的信息把關流程,避免造成偏差和失真。

  本報記者 付麗麗

  騰訊新聞“較真平臺”近日公布評選出的2017第一季度醫療健康類10大謠言排行榜,其中疫苗不安全、中國每年60萬人過勞死、66%的癌癥是因為運氣差、喝酒臉紅代表酒量好等均榜上有名。

  “榜單根據謠言的重要性、迷惑性、傳播性和危害性等傳播維度,結合社交及搜索引擎關注熱度、流量數據得出,一些反復出現的‘陳年老梗’上榜,可見公眾對核心事實的認知仍待補位。”騰訊網副總編輯李天亮說。

  的確,大多數人似乎都有這種感覺,與公眾健康密切相關的食藥行業儼然已成謠言重災區,各種虛假信息此起彼伏,可謂按下葫蘆又起瓢。食藥謠言緣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公眾該如何面對,未來這種謠言是否會一去不復返?

  信息真空 使得謠言乘虛而入

  “食藥類謠言為什么反復出現,是因為其符合‘陌生的’‘重要的’這兩個要素,食品和藥品行業很多都是新東西,公眾對其并不是很熟悉,再就是和自身健康相關,因此格外重視。”長期從事食藥類報道的資深媒體人洪廣玉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就食藥類謠言產生的機制,洪廣玉曾做過專門的采訪,中山大學一位老師在做過研究后表示,所謂群體性謠言的產生,往往有時代背景,這個時代背景就是社會變遷。

  “這同樣適用于我們這一代人,我們現在的時代是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其中很重要的變化就是,食品藥品工業開始騰飛,食藥品工業的產生孕育了很多新的技術、新的產品。大部分人目前只接觸這些產品,并不知道這些產品是怎么產生的。農業文明判斷一個東西,看就可以了,但是到了工業文明,很多東西沒有見過,往往就猜測,用自己的知識解釋不了,就產生了信息真空,謠言就來填補信息真空。”洪廣玉說。

  因此,洪廣玉認為,辟謠需要理解這個時代背景,現在出現很多新的東西,而用過去的經驗和知識無法解釋,這就需要專家和大眾傳播從業職有這種意識,告訴公眾新的食藥品技術、新的產品是怎么來的,從而減少公眾疑慮,讓謠言沒有產生的空間。

  虛假信息比疾病本身危害更大

  上述榜單中,位居首位的便是“疫苗不安全,中國孩子應遠離疫苗。”對此,較真專家指出,這是典型的嘩眾取寵,疫苗破壞免疫系統一說,純屬造謠,疫苗帶來的益處遠大于其風險。

  “的確,虛假信息產生的危害往往大于疾病傳播本身的危害。”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說,什么是虛假信息? 虛就是不科學、偽科學;假就是與事實相悖,顛倒是非。其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謠言,第二種是認知問題,第三種是隨著科學進步被證偽的信息。

  曾光認為,認知層面的問題最值得關注和解決,因為醫療類謠言多與健康、疾病、死亡掛鉤,更易引起民眾恐慌形成大量傳播。諸如SARS、

  日本福島核泄漏、2013年乙肝疫苗事件等,虛假信息導致不安情緒大面積蔓延,而恐慌感又制造出新的不實消息,形成惡性傳播循環。

  為什么會產生認知偏差,為何真想的傳播總是面臨著重重阻礙,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馬凌表示,從“風險社會”的認知建構剖析,醫療衛生類輿情事件的特點是:圍觀性、暴力性、反轉性、非理性。

  馬凌指出,風險社會有三個特點,分別是知識化、網絡化和媒介化。當前,我們正處于一個信息時代的拐點上:“就醫學水平來說,我們處在醫學社會最好的時期,但就心理不穩定以及風險感來說,我們處在歷史上最高的時期。”在風險社會中,公眾對政治、經濟和科學的功能與合法性提出了質疑,對信息更為關注,因此為謠言的泛濫提供了基礎;而恐懼、焦慮、不信任已成為普遍社會心態。

  而要化解謠言,則是一個綜合治理的過程。最有效的解決路徑是:發展健康傳播,普及專業健康及醫療衛生知識,從而提高社會整體對風險的認知;提升公眾媒介素養,比如較真平臺,不僅鑒別謠言,還告訴大家判斷的方法及關鍵點;助推權威信息,在關鍵時刻,政府包括負責機構必須起到助推作用,不應該讓其自由泛濫。

  因此,曾光指出,在傳播閉環上,無論在信息發布、加工,還是解釋環節,都需要專業的信息糾偏者及把關者——專家。而且這些專家還需要達到一定的標準:如負責該項工作,長期從事該領域研究;掌握監測數據和動態;了解問題的來龍去脈,通曉國際共識;無商業利益和偏見。

  公眾“健康思維”需提升

  “前段時間,看到有媒體報道疫苗出現問題,我就沒再給孩子去注射疫苗了。”記者身邊的一位朋友說。

  像這樣的公眾似乎不在少數。涉醫信息,尤其是當涉及疾病診療的信息被謠言所侵,醫生的專業意見傳達不出去,患者也會產生抗拒心理,嚴重時甚至會貽誤病情。對此,有專家指出,這類由于信息誤傳造成的悲劇并不鮮見,根源在于與生命安全相關的事實權重高,但專業傳播門檻也高,正確的知識無法有效抵達認知。

  “由此看來,公眾‘健康思維’有待進一步提升。”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傳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群安說,權威醫療信息有可能在傳播過程中被“二次加工”,從而披上謠言的外衣,脫離事實軌道。在提升公眾“健康思維”這件事上,傳播者需要做的是提供更多專業的“健康輔導”,要遵照規范的信息把關流程,避免造成偏差和失真。

       毛群安指出,判斷信息是否科學、權威、準確,應有一個大致標準:首先,要有內容出處。如果要傳播得更為可信,必須要告訴公眾信息來源;其次,要有時間來源。醫療標準一直處于變化之中,信息是從診療規范還是專業機構標準中得出的,必須要標明時間來源;再就是要弄清楚信息覆蓋的人群。當信息傳播對象是特定人群,或者某一類專業人員時,如果傳播范圍沒有把控好,可能無形中就誤導了公眾。

  “的確,不得不說,媒體、尤其是當前火熱的自媒體,在傳播新聞事實的同時,某種程度上對謠言的傳播似乎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要消滅謠言,媒體人也要努力。”洪廣玉說。

  如上述謠言中,“中國人的煮飯方式吃進最多砒霜”,這就是典型的夸大其詞。事實上,符合標準的大米無論用何種方法煮,無機砷只會減少不會增加,對人體健康的威脅極小。因此,中國醫療自媒體聯盟發起人劉哲峰表示,凈化輿論環境刻不容緩。

 

(責編:賀迎春、熊旭)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看Aⅴ免费毛片手机播放|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伊人| 97青青草视频| 日韩一区二紧身裤| 动漫美女羞羞漫画| 青青青国产免费一夜七次郎|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电影网| A级毛片内射免费视频| 成人做受120视频试看|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 青娱乐国产精品| 夜色私人影院永久入口|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日本精高清区一| 亚洲激情视频图片| 菠萝蜜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国内偷窥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美女视频| 果冻传媒91制片厂211|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色吧首页dvd| 国产又长又粗又爽免费视频| 99色在线观看| 少妇激情av一区二区| 久青草影院在线观看国产| 男女搞基视频软件| 国产在线视频www色| 99re国产精品| 天天综合天天干| 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性xxxxx欧美极品少妇| 中文字幕在线网站| 欧美乱大交xxxx| 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高清视频一区三区| jizz国产丝袜18老师美女| 日韩一级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