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曲線拿地:市場風險難阻入京決心
摘要: 新華網北京4月21日電(王日晨 吳海花) 今年進入3月份以來,全國各地城市陸續收緊樓市政策。尤其是北京,在一個月內頻繁打出調控“組合拳”,號稱史上最嚴。即
新華網北京4月21日電(王日晨 吳海花) 今年進入3月份以來,全國各地城市陸續收緊樓市政策。尤其是北京,在一個月內頻繁打出調控“組合拳”,號稱史上最嚴。即便如此,我們注意到有開發商已經“暗度陳倉”,悄然進軍北京房地產市場。
與以往通過土地“招拍掛”不同,房企更多地是利用并購等手段實現“入京”,這種曲線模式在如今已是屢見不鮮,正逐漸成為一種“陽謀”。在當前宏觀環境趨緊、行業利潤下滑、市場存潛在風險的現實下,依舊難擋房企“不入北京終不還”的決心。
房企搶灘進京
近日有消息稱,廣東龍頭房企擬收購北京九華山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若事情屬實將正式實現其長久以來的進京“夙愿”。雖然此事沒有正式對外公布,而該企業方面也是三緘其口,但有接近交易的人士回應稱,具體事宜正在溝通當中。此前,該房企一直是房地產前二十強中未落子北京的企業之一。
同樣來自廣東的房企,雅居樂集團則捷足先登,于去年出資2.32億元收購一項目公司51%股權,持有位于北京延慶的綜合性商業金融服務業項目。
無獨有偶,景瑞控股在今年2月14日發布公告,公司全資附屬公司Natural Apex斥資6.425億元收購位于北京朝陽區的三全公寓的60個公寓單位的全部權益。景瑞控股在公告中透露,本次的收購行為是公司乃至集團擴展業務至北京的良機及首要步驟。
再看陽光城集團,目前已收購梵悅108項目的部分股權,將與梵天地產聯合操盤。除上述項目外,陽光城后續還有其他項目的并購計劃。自從2015年以18.73億奪得通州地塊敲開北京大門,又在次年拿下順義地塊,陽光城深耕北京的決心早已顯露無疑。
業內人士分析,像北京等一線熱點城市,在樓市調控持續發力、利潤空間受限的情況下,土地市場的競爭依然十分激烈。若非企業自身具備相當實力,否則很難躋身北京市場。因此,對于那些無力在公開市場拿地的房企來講,并購和股權合作等已成為不可或缺的手段。
風險難阻決心
從去年9月30日以后,部分地區針對房價上漲較快的情況,相繼出臺了一些調控政策。今年3月份,包括北京在內的一些城市,為了抑制房價的過快上漲,防止炒房和防范風險,又進一步增加了一些調控措施。監管層方面透露,包括對房價,還有其他房地產方面指標的影響,有可能在4月份乃至以后陸續有所顯現。
此后,北京又明確未來五年全市計劃供應住宅用地6000公頃、年均1200公頃,以保障150萬套住房建設需求,其中自住型商品房將供地1020公頃、擬建25萬套房。在控地價背景下,雖然高溢價率地塊數量明顯減少,房企搶地熱情仍然高漲。
業內普遍認為,從未來預期看,企業還是為了增加貨值而拿地。所以就算拿地風險和成本較高,但主要還是從企業戰略考慮。當然,當前很多開發商希望通過各種方式進軍北京市場,亦是同樣的道理。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北京市場投資的潛力和各類機會都很大。后續唯一需要把控的就是類似政策風險和經營風險等,比如說要防范高價拿地以后的財務費用增大等問題等。
“北京本次調整可謂是史上最嚴,然而反觀開發商在北京的拿地情況,各房企沒有放棄在京拓展的態勢。”當代置業集團執行董事兼總裁張鵬稱,雖然有很多開發限制因素以及利潤空間有限,但作為企業只能是先保證生存,而且進入北京市場的品牌、規模效應都是企業所需要的。
全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常務理事鄭文東認為,隨著樓市調控的深入,開發商拿地條件會越來越苛刻,因此開發商會盡可能早地去拿一些地塊。同時,一線城市土地加速供應,也為資金尚處于寬裕狀態的開發商拿地提供了契機。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