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發射成功
摘要: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發射成功標志著我國即將開啟空間站時代4月20日19時41分,搭載著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二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約596秒后,飛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發射成功
標志著我國即將開啟空間站時代
4月20日19時41分,搭載著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二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約596秒后,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如圖)。
這是天舟貨運飛船和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組成的空間站貨物運輸系統的首次飛行試驗。飛船入軌后,將按預定程序與在軌運行的天宮二號先后進行自動交會對接、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等3次交會對接,3次推進劑在軌補加以及空間應用和航天技術等領域的多項實(試)驗。其間,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組合體在軌飛行約2個月,天舟一號獨立飛行約3個月。完成既定任務后,天舟一號將受控離軌,隕落至預定安全海域;天宮二號留軌繼續開展拓展試驗和應用。
目前,天宮二號運行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近圓對接軌道,設備工作正常,運行狀態良好,滿足交會對接任務要求。
長征七號遙二運載火箭與之前執行首飛任務的長征七號遙一運載火箭技術狀態基本一致,為滿足發射貨運飛船要求,進行了部分技術狀態更改,進一步提高了安全性與可靠性。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47次飛行。
我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成功發射,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二步的收官之作,標志著我國即將開啟空間站時代。
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
天舟一號將為未來空間站
上行物資補給積累經驗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黃偉芬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發射任務中,涉及航天員系統的任務主要有四個方面:提供裝船上行貨物、獲取艙外航天服數據、醫學評價和工效學評價。
黃偉芬說,貨運飛船是按照3人30天的任務進行配置相應貨物,主要包括航天員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這次飛行任務還將驗證貨物打包、運輸、信息管理、交付、裝載、微生物控制等全過程方案的有效性。
“希望通過這次飛行任務獲取相應數據,為空間站任務做上行物資補給積累經驗,提供設計依據。”黃偉芬說。
黃偉芬介紹,艙外航天服是航天員實現艙外活動的重要保障。未來在完成空間站的組建和設備維修等任務中,航天員都需要身著艙外航天服。“在這次任務中,我們想通過搭載艙外服的結構服,安裝相關傳感器獲取力學和溫度等數據,為未來的艙外服設計等相關方面積累數據和依據。”黃偉芬說。
空間站長期飛行,微生物問題突出。“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分兩次對貨運飛船的微生物進行采樣檢測。”黃偉芬說,第一次是在封艙前,第二次是在待發段。
在這次任務中,天舟一號還將為未來的貨運飛船改進提供設計依據和積累數據,包括艙內空間布局、照明與視覺環境、報警與故障應急、輔助裝置、人機界面安全性等5大類15項內容進行評價。
長征七號火箭總指揮
詳解遙二火箭發射任務三大特點
搭載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二火箭發射成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長征七號火箭總指揮王小軍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就火箭發射“零窗口”、載荷重量、細節改進等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
發射時間誤差
控制在1秒內
“此次發射要確保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和已經在軌飛行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同一個軌道平面內進行交會對接,這就要求天舟一號在送入軌道后要滿足相關指標,火箭必須在某個時間點準時起飛。”王小軍如此解釋發射“零窗口”。
在我國以往大部分航天發射任務中,發射窗口都是在某一個時間段內,而在這次任務中,“零窗口”要求發射誤差在1秒鐘以內。王小軍坦言,這是一個非常嚴苛的要求,尤其是長征七號火箭作為“低溫火箭”,發射前準備的流程復雜、動作繁多。
長征七號火箭是按照“零窗口”標準進行研發的,加注、預冷、增壓等射前程序一環扣一環。“離發射越近,越不能出現問題。”王小軍說,一旦開始加注推進劑,留給他們處理突發問題的時間就更少了。
為了提高發射的可靠性,盡可能降低各類風險,長征七號遙二火箭團隊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充分的預估,并制訂了相應的預案。王小軍介紹,若出現突發情況,發射不能準時,火箭可以在空中按照程序自動修正飛行,保證將天舟一號準時送入預定軌道。“但是,這個誤差時間也只能在1秒鐘以內,而且空中自動修正飛行會損耗火箭的部分運載能力。”
王小軍表示,這次任務有不小的壓力,但是他和他的團隊更有信心。
運送載荷為我國目前最重
王小軍說,長征七號遙二火箭此次發射主要任務,是將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送入預定軌道。天舟一號既是我國首艘貨運飛船,又是我國目前為止送入太空最重的載荷,重量達到13噸,超過了長征七號首次發射時搭載的12.4噸載荷重量。
長征七號火箭在立項時,定位就是為我國空間站發射貨運飛船。這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將我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提升至13.5噸。
王小軍表示,長征七號火箭還承擔著逐步替代以往型號火箭、完善火箭型譜化發展的使命。長征七號火箭的能力范圍較廣、適應面更寬,除了發射貨運飛船外,在未來還可能進入商業衛星發射市場,承擔更多軌道、更多載荷的發射任務,成為我國航天發射任務的“主力軍”。
較首枚長七火箭有75處改進
作為第二枚長征七號火箭,雖然載荷發生了變化,但火箭的整體狀態沒有大的變化。“這一次運載貨運飛船,只是部分的接口有些改變。”王小軍說。
在首發圓滿成功后不到一年,長征七號火箭再次出征太空。王小軍表示,在去年首發的基礎上,他們對個別細節進行了改進和優化,“肯定比第一枚操作起來更方便。”
據王小軍介紹,長征七號遙二火箭較首飛火箭,有75處細節改進。細節優化主要分為火箭上零部件的改進和現場操作的改進。
長征七號遙二火箭的芯級工作蓋板由原來的鋼結構更改為復合材料結構,方便拆卸,承載能力也得到提高;改造了整流罩合罩平臺,提升了使用操作的方便性和安全性;更改蓄壓器充氣管路,方便地面管路對接、充氣、氣檢、防松等工作,還有利于保持加注后艙內的低溫……王小軍說:“他們連發動機采用的堵頭,都改為可自動吹掉的免拆堵頭了,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地梳理,對長征七號遙二火箭系統進行最大限度的改進優化。”
(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