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一號運送超6噸貨物首飛太空
摘要: 天舟一號運送超6噸貨物首飛太空“太空快遞員”的三件“秘密武器”“只運貨,不送人”的“太空快遞員”天舟一號成了目前最受關注
天舟一號運送超6噸貨物首飛太空
“太空快遞員”的三件“秘密武器”
“只運貨,不送人”的“太空快遞員”天舟一號成了目前最受關注的“焦點人物”,面對曲折的送貨路線和復雜的任務,它絲毫不畏懼,因為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的科技人員為它精心準備了三件“秘密武器”。
整流罩分離。
1
力學環境測量系統
確保飛船風雨無阻、安全無損
浩瀚太空中,太空垃圾是載人航天器的“宿敵”。太空垃圾的飛行速度約為7.8千米/秒,如果撞擊到航天器表面,輕者會留下凹坑,重者會穿透航天器造成部分系統功能失效,甚至會產生災難性的后果——低軌道的航天器都有可能被太空垃圾撞出軌道。此外,太空垃圾也能威脅在艙外活動的航天員。
為了避免與太空垃圾迎面相撞,設計師們為天舟一號量身定制了第一件“秘密武器”:力學環境測量系統。
天舟一號的飛行器結構撞擊智能感知與定位功能,能夠進行全飛行時段的綜合力學環境監測,不只包括傳統的振動、沖擊、噪聲環境,還可以在第一時間感知到太空垃圾撞擊的位置和受損程度,甚至還能檢驗飛船結構設計、貨物裝載合理性,為在軌損傷修復和結構優化設計提供幫助。
為了運輸過程更安全、更智能,設計師們自主攻克了系統功能拓展支撐、傳感器安裝及電纜穿艙等10余項技術難題,極大地降低了成本。所以,“客戶”最關心的“快遞費”并沒有增長。
2
網絡交換技術使網絡平臺高速溝通、線路無阻
漫漫太空,無心睡眠。這個時候如果能跟小伙伴們來個視頻通話真是最好不過了。
在此之前,來往于天地之間的“前輩”航天器,都是依靠傳統的總線方式,保持與地面和目標飛行器之間的通信,雖然基本的通信功能都可以保證,但漫長的飛行過程中,不但不能和小伙伴們通過高清視頻聊天,就連傳回一封圖文并茂的飛行日志都會引起網路堵塞,著實讓“前輩”們苦惱不已。
作為第一次執行太空快遞任務的“年輕人”,天舟一號才不甘心讓自己的旅途如此平淡無趣。在設計師們的幫助下,它首次利用了在地面通信中已經十分成熟的網絡交換技術,在突破了分路匯聚技術、網絡芯片的單粒子防護技術、網絡協議的航天工程化應用等多項技術難題后,成功構建了一個標準化的、高速的、大容量的開放性網絡平臺。
這就是天舟一號的第二件“秘密武器”,它不僅支持船內高清視頻、大批量載荷數據的傳輸,還可以無縫接入天宮二號等空間站網絡,天舟一號因此也成了推動航天器數據傳輸跨入千兆比特高速時代的“第一人”。
3
相對測量子系統讓“快遞”與“客戶”千里相會、簽收無誤
天舟一號的“入職培訓”第一課,就是學習如何快速找準“客戶”位置、在“客戶”要求的時間內將貨物送達。
在收到第一個太空訂單的同時,天舟一號也收到了它的第三件“秘密武器”:相對測量子系統。與以往相比,首次利用北斗導航星座的相對測量子系統的擴展性和通用性更高、定位更連續穩定,不僅確保了與“客戶”天宮二號首次交會對接的自主可控,安全性大大提高,還因為新增的整秒脈沖輸出功能,為全船的相關設備提供了高精度的時間基準,確保了步調統一、齊頭并進,把貨物準時送達!
這樣一來,就算第一次執行任務也不會找錯“客戶”、送錯貨。天舟一號對它的任務“首秀”信心滿滿。
天舟一號運送超6噸貨物首飛太空
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我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裝載超過6噸的物資與設備飛向太空。
天舟一號的主要任務是為天宮二號“送貨”。在這些貨物中,除了維持天宮二號運行的各種補給外,還有大量太空實驗設備和載荷。由于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是固定的,如果要運送更多的貨物,就必須在保證飛船良好性能的同時,盡量減少“自重”。
天舟一號的“腰部”是一個個連接框。“為了使各部分牢固連接,連接框一般都很厚實。”天舟一號貨運飛船主任設計師王為介紹,科研人員經過多次試驗驗證,通過數控加工仿真技術,將連接框設計成鏤空形式,將非受力部分的“贅肉”精準去除,只保留結構受力部分,相當于為天舟一號進行了“抽脂”,保證連接框在足夠結實的前提下重量減少50%左右。
天舟一號的外部是一種壁板結構,雖然設計厚度僅為3毫米,但在科研人員看來仍有“減脂”的余地。由于壁板面積很大,即使只去除A4紙那樣薄薄的一層,整艙的重量也會下降不少。“在不影響飛船性能的前提下,我們通過嚴格控制加工溫度、切削速度等參數,將壁板變薄,使天舟一號的自重減輕了30公斤。”王為告訴記者,省下的這些重量,又可以多運送好幾臺設備。
為了使艙內空間利用更加合理,天舟一號的貨艙被自己的“骨骼”——貨架分割成了許多區域。在貨架的設計上,科研人員選用了輕質高強度材料。“貨架面板”儀器板使用的是鋁合金蜂窩板,“貨架框架”立梁使用的是碳纖維材料。“經過多次工藝攻關后,天舟一號的整體結構變得又輕又強壯,確保能將貨物完好地送達天宮二號。”王為說。
鏈接
世界各國貨運飛船
目前,國際上使用的貨運飛船有多種,包括俄羅斯的“進步”貨運飛船、歐洲的自動轉移飛行器、美國的“龍”飛船,以及日本的HTV貨運飛船等。
俄羅斯“進步”貨運飛船
俄羅斯“進步”貨運飛船是人類第一艘貨運飛船,首艘飛船于
歐洲自動轉移飛行器
歐洲的貨運飛船為自動轉移飛行器,全長
美國“龍”飛船
“龍”飛船由美國太空探索公司研發,飛船帶有熱防護罩,可在返回地球時耐受極高溫安全降落,實現回收并重復使用,這使得“龍”飛船成為第一種具備大量貨物下行能力的貨運飛船。“龍”飛船長5.9米,最大直徑3.6米,自重4.2噸,其運送載荷最大質量6噸,返回載荷最大質量3噸。迄今,“龍”飛船為國際空間站執行11次貨運任務,成功10次。
日本HTV貨運飛船
日本的HTV貨運飛船被命名為“鸛”,“鸛”在日本傳說中是幸福之鳥。HTV貨運飛船最大直徑為4.4米,全長約10米,可運送5.7噸的貨物與燃料,目前已發射6艘。HTV貨運飛船不會自動與空間站對接,而是飛到空間站附近,由空間站的機械臂將其“抓捕”并停靠在空間站節點艙的靠泊口上。
(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