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絡”將催生眾多新興產業
摘要: 未來網絡,是未來新一代的網絡技術。從面向普通百姓的消費互聯網來看,將具備易擴展、易管理、更安全的移動帶寬特性;從面向各類企業的產業互聯網來看,將具備大帶寬、
未來網絡,是未來新一代的網絡技術。從面向普通百姓的消費互聯網來看,將具備易擴展、易管理、更安全的移動帶寬特性;從面向各類企業的產業互聯網來看,將具備大帶寬、大連接、高可靠、低時延的特征。業內人士認為,未來網絡是集連接、感知、計算和數據服務為一體的網絡,并將開啟一個新的網絡時代——
4月17日至18日,主題為“創新合作共贏,引領未來發展”的2017全球未來網絡發展峰會在南京舉行。本次峰會由中國工程院、南京市政府主辦,國內三大運營商和西班牙電信、德國電信等負責人,以及華為、中興、騰訊、阿里巴巴等企業參與此次峰會,并集中展示了5G移動通信、物聯網、智慧城市、網絡安全等一系列最前沿的未來網絡基礎應用。
業內人士圍繞未來網絡技術與網絡架構創新、5G、產業互聯網、未來網絡和共享經濟等前沿課題,展開頭腦討論。據預測,全球18家頂級電信運營商計劃在兩年內采用新一代網絡技術,預計到2021年未來網絡市場將增長至158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16%。
傳統互聯網面臨挑戰
經過40多年的發展,互聯網技術已成為人類社會重要的基礎設施。但隨著網絡規模的持續擴大、用戶數量的不斷增長、新興業務層出不窮和應用場景的不斷創新,傳統互聯網在可擴展性、安全性、移動性、服務質量等方面都面臨著巨大挑戰。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表示,為了解決傳統互聯網面臨的挑戰,滿足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互聯網迎來了新一輪歷史變革,正進入未來網絡發展階段。“近年來,全球對未來網絡的研究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旨在用新結構與新技術構建新一代網絡,滿足不斷發展的需要。”劉韻潔說,未來網絡與實體經濟結合,將催生巨大的市場機會,全球運營商、設備商、服務商、高校、科研機構,應開展更多的聯合創新,在網絡核心技術方面實現突破。
當前,我國互聯網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具體而言,云計算業務的興盛推動數據中心網絡向規模化和集約化方向發展;以高清視頻為主的內容業務逐漸充斥網絡管道;物聯網、車聯網、衛星網等新型網絡則更加強調高效、可擴展的移動組網能力;工業互聯網、能源互聯網等網絡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對網絡服務質量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面對這些變化趨勢,近年來全球主流運營商、設備商都陸續宣布了多項網絡重構戰略,應用新技術構建新一代網絡架構,以滿足不斷發展的新需求。
未來網絡并不遙遠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在未來網絡的研究建設方面,各國都還處在起步階段,既有挑戰,也充滿了創新的空間。國家發改委已經設立了關于未來網絡的國家大科學工程,希望建設未來互聯網試驗平臺,探索各種未來互聯網技術方案。“通過這樣的試驗探索,找出能夠符合未來互聯網發展需要的、滿足我們技術要求的路線。”鄔賀銓說。
在鄔賀銓看來,未來網絡是面向普通用戶的消費互聯網,要具有可擴展性、可管理性、更安全、更寬的移動帶寬;也是面向各類企業的產業互聯網,可以概括為大帶寬、大連接、高可靠、低時延。軟件定義網絡、網絡虛擬化、數據中心網絡、邊緣計算等未來網絡新理念和新技術不斷推出,正在影響網絡產業鏈的各個方面。
智能化,將是未來網絡的一大特點。未來網絡將是一個“知化”網絡,會逐步進化,從現在這種冰冷的物理連接到主動感知各類連接設備,再到分析了解網絡運行的各種數據,知曉如何適應外界的變化,最后網絡將有智能思考的能力,形成自身的知識,會策略地選擇和推演,實現人、網絡和應用的融合體。未來網絡是集連接、感知、計算和數據服務為一體的網絡,實現超級安全、自主優化、進化更新等3大能力。
未來網絡與你我有關
未來網絡,聽起來高深莫測,但在實際應用中卻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比如未來5G網絡,將比目前的4G網絡快10倍至100倍,從而使目前連接人的網絡能夠實現連接物,可以通過云端系統指示無人駕駛汽車穿過交通流,也可以實現從遠程問診到遠程手術的飛躍。這將對移動互聯網產生顛覆性的改變,并催生無數新應用、新模式、新產業。“未來網絡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方向,可以有效解決現有互聯網面臨的問題,推動信息網絡產業升級,給每個人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江蘇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博士張廣興說。
據介紹,我國首個未來網絡小規模試驗設施已于2013年8月8日在南京開通,并實現了與美國GENI和歐盟OneLab等未來網絡架構的互聯。以該試驗設施為基礎,后期將建設國家未來網絡創新平臺(CENI),骨干節點覆蓋全國包括南京、北京、上海等35個重要城市,支持量子通信、空間網絡、物聯網等試驗,并期望演進成為中國未來基礎網絡的雛形。
“盡管在未來網絡這條路上我們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需要去探索,但一個更智能更安全更高效更綠色更開放的網絡,是我們的追求目標。”劉韻潔說,未來網絡會是一個智能化的萬物互聯時代,將助推中國產業轉型升級,也會讓普通人的生活更便捷美好。(記者 秦海波 薛海燕)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