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抗美援朝老戰士李永彬
摘要: 投筆從戎保家國 青春歲月不蹉跎——訪抗美援朝老戰士李永彬□ 晚報記者 高琳琳 文/圖 李永彬在練毛筆字。開篇詩投筆從戎保家國,青春歲月不蹉跎。戰事緊急
投筆從戎保家國 青春歲月不蹉跎
——訪抗美援朝老戰士李永彬
□ 晚報記者 高琳琳 文/圖
李永彬在練毛筆字。
開篇詩
投筆從戎保家國,青春歲月不蹉跎。
戰事緊急須警戒,生死攸關賴重托。
執勤放哨小鬼頭,敵營偵察大收獲。
兒孫繞堂尚勤謹,和諧人家幸福多。
李永彬今年87歲,是開發區關王廟鄉李莊村人。身體健康的他不僅能洗衣做飯,而且把老伴照顧得也很好。用他的話說,醫院掙不到他的錢。閑暇之余,李永彬喜歡練練毛筆字,家里墻上掛的字都出自他手。
母親支持他參軍
李永彬出生在一個窮苦的家庭。他是家中的老大,幾個妹妹相繼出生。雖然生活清貧,但是李永彬的父母卻一直供著兒子讀書,希望他能多學些知識,改變命運。
“如果不是我出身好,估計部隊也不會要我。”說起自己參軍一事,李永彬說。
1950年下半年,朝鮮戰爭爆發,縣里到處進行征兵宣傳,希望廣大青年積極參軍。正在上中學的李永彬響應遂平縣(關王廟原屬遂平縣)的號召,準備報名參軍。當他把此事告訴父母時,父母對此卻產生了分歧。
母親支持李永彬參軍保家衛國,說年輕人就應該出去闖一闖。而且全國都解放了,母親也希望他能參軍到部隊干出一番事業。但是父親卻不同意他參軍,因為家中就李永彬一個兒子,父親擔心他一走可能就再也回不來了。
兩天后,李永彬的母親終于做通了丈夫的工作,父親最終同意兒子報名參軍。
“聽到這個消息我高興壞了,在同學面前炫耀。”李永彬回憶,他從遂平縣乘火車離開時,他的母親匆匆趕到火車站和他告別。
“我知道母親舍不得我走,畢竟一家人才過上好日子。”李永彬說,后來,他在部隊收到母親托人給他寫的一封信,信中說家人都很好,讓他在前線好好干,不給家鄉和父母丟臉。
在戰火中成長
李永彬乘坐的火車走到商丘時停了下來,車上所有人都下了火車。在商丘停留的近三個月時間里,李永彬等人除了接受思想教育外,還學會了打槍、扔手榴彈等,并進行了體格訓練。
1950年12月,李永彬再一次登上火車,幾天后,從天津到達丹東,然后到了朝鮮。
在李永彬提供的復員軍人證上,記者看到當時他的部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河南省軍區警衛團,職務是戰士。
到朝鮮后,李永彬被分配到38師師部,負責政委的日常生活。李永彬回憶,也就是在那時,他練就了一手好廚藝。
剛到朝鮮,正值戰爭最激烈的時候。李永彬看到,大多數民房被炸毀,有的還在燃燒著。很多當地人藏在山洞里,害怕被敵人發現。
一開始,李永彬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外出買菜。因為和當地人交流困難,李永彬很不習慣這樣的日子。后來漸漸熟悉以后,李永彬也能說上幾句簡單的當地話,這樣買菜就方便多了。遇到一些年紀稍大的中年婦女,李永彬也跟著大家喊“阿媽尼”(大娘的意思)。
有一次李永彬剛采購完物品,就聽到頭頂不遠處傳來“嗡嗡”的聲音。不好,敵人的轟炸機來了。只見朝鮮居民迅速把東西用草席蓋上,然后躲了起來。
李永彬在慌亂中把買的菜弄掉了一兜。眼看敵機就到跟前了,李永彬急忙轉身撲倒在菜兜上。敵機飛走后,一名受傷的當地人還熱心地詢問李永彬是否受傷,是否需要幫助。
“也算我運氣好,要不然當場就被炸死了。看到朝鮮居民對我們志愿軍很親切,我感觸很深。”回憶起那段經歷,李永彬說,從那以后,他逐漸成長了,以前毛糙的習慣改了許多,辦事也格外認真。戰友們都說他的變化很大。
深夜偵察敵情
李永彬說,他所在的營部駐扎在距離三八線不遠的山上。為了安全,大家住在不同的山洞里,無論是吃飯還是睡覺都在里面。平時除了照顧政委的生活外,他還有一個任務,就是放哨,以防營部被敵人的偵察機發現。
李永彬回憶,那時候,他們站崗放哨都是輪班。夜晚值班容易打瞌睡,為防敵人偷襲,他們就掐自己的大腿,腿上經常青一塊紫一塊的。
有一次,政委彭國民安排一名連長帶人去偵察敵情。李永彬也想去,就主動請纓上前線。
“你個小鬼頭,一定要注意安全,我還等著你回來給我做飯呢。”彭國民叮囑他。
雖然沒有偵察經驗,但憑著在朝鮮戰場上的摸爬滾打,李永彬很快適應了偵察活動。他和戰友們翻過一座山,摸黑穿過樹林繞到敵軍的后方,偵察到敵人的兵力狀況。
有一次,李永彬所在的部隊與朝鮮人民軍同時發現了一個被打下來的美軍飛行員。朝鮮人民軍和幾名當地群眾拿著鎬沖上去要打那個俘虜,但是被中國人民志愿軍阻止了。那時美軍一旦被俘虜,都愿意被送到志愿軍手中,因為中國軍隊善待俘虜。
晚年服務鄉鄰
1953年,朝鮮戰爭進入停戰期。第二年11月,李永彬才跟隨部隊回到國內。在他們乘坐火車離開時,很多當地人趕到火車站,依依不舍地與他們道別。
李永彬告訴記者,他們在朝鮮的日子里,與當地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當時,他經常外出買菜,和當地居民打成了一片。有時一些賣菜的大娘硬把菜塞到他手里,他會事后再把錢給對方。
回國后,李永彬被分配到河南軍區警衛團,3個月后復員回到了家鄉。伴隨他一起回來的還有在朝鮮戰場上的抗美援朝和平紀念章以及自己的復員證件。由于多年前家中房屋倒塌,帶回來的紀念章遺失了,只有李永彬的證件保留了下來。
回到家鄉后,李永彬經人介紹和當地女孩郭秀蘭結了婚。婚后他們生育了4子3女。因為有文化,李永彬在大隊當了18年會計,后又在社辦企業工作了23年。4個兒子中有兩個是大學生。現在子女們都很有出息,李永彬十分欣慰。他感謝黨和政府給他帶來幸福的晚年生活。
雖然已經87歲了,但是李永彬身體很好,平時都是他照顧身體不便的老伴。閑著沒事時,老人喜歡練練毛筆字,給鄉親們寫些對聯。遇到誰詢問他當年在朝鮮戰場上的事,老人也樂意講述。他說,現在活一天就賺一天。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為社會做更多的事,為大家做好服務。他們家現在四世同堂。老伴每個月有幾百元的生活補貼,他們已經很滿足了,非常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一邊聆聽老人的講述,一邊看著老人珍藏半個多世紀的復員軍人證。泛黃的復員軍人證年代雖已久遠,但它見證了抗美援朝的歷史,以及李永彬老人的光輝歲月。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