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土地市場供需兩旺 房企積極姿態
摘要: 地熱 土地市場供需兩旺 在以往的樓市下行周期中,房冷和地冷總是如影隨形。如今,北京土地市場仍舊表現出一派積極態勢。 在多部門不斷釋放增加土地供應的信
地熱
土地市場供需兩旺
在以往的樓市下行周期中,房冷和地冷總是如影隨形。如今,北京土地市場仍舊表現出一派積極態勢。
在多部門不斷釋放增加土地供應的信號下,4月7日,北京發布了未來5年6000公頃住宅用地的供應計劃,保障150萬套住房建設需求。以此計算,自今年起,北京今后五年年均住宅用地供應量將達到1200公頃。
實際上,在剛剛過去的3月北京全市新增土地供應23宗,較2月多出13宗,相比于去年月土地供應不足10宗的常態,新政以來的土地市場供應表現著實“慷慨”。
面對土地供應擴容,在樓市成交下滑的背景下,房企依舊表現出積極的拿地姿態。
4月11日,在豐臺區王佐鎮青龍湖地塊競價現場,包括萬科京投等9家房企或聯合體參與了競爭。該地塊采用到達競價上限后競建住宅自持面積的方式,最終由國開東方萬科聯合體競得,住宅部分樓面價為3萬元/平方米左右。
4月7日,北京土地市場三宗地塊的競拍,吸引了40余家房企到場,共計出讓金額達到了140.1億元。其中石榴集團12.9億元摘走大興開發區北區1號地,溢價率62%,樓面價2.2萬元/平方米,自持比例達到50%。
值得注意的是,房企拿地熱情背后,依舊存在“難言之隱”。據機構統計,自去年11月以來,北京共拍出8宗住宅自持地塊,面積累計達84.9萬平方米。
“大量住宅自持,嚴重擠壓了可售住宅的份額。”郭毅對此表示。
冷與熱的邏輯
住宅市場降溫、市場面臨調整、自持土地開發難度大……面對諸多不確定性,房企的拿地熱情從何而來?
實際上不僅是在北京,這個春天,品牌房企在重慶、佛山、寧波等全國多個熱點城市也專注于拿地。
根據中原地產數據顯示,在最近樓市調控重壓下,廣州、上海、北京等城市多宗地塊成交。樓市調控后,雖然樓市降溫,但土地市場特別是優質的住宅地塊,成交依然活躍。2017年截至3月30日,全國50大熱點城市合計出讓土地金額為5885.8億元,同比2016年同期的3689.1億元,上漲了59.6%。武漢、合肥、南京、鄭州、杭州、蘇州、天津等城市賣地超過200億元。2017年拿地最多的20大房企拿地總金額超過3030.63億。
“雖然市場面臨下行風險,龍頭房企在制定今年的業績目標時,仍舊相比于去年業績至少調高了30%。大型房企對行業集中度的信心依舊很強。”楊現領表示,在大魚吃小魚的當下,在市場降溫時拿地更是為了下一輪擴張提前布局。
在郭毅看來,首都依然是頂尖資源要素的匯聚地,對精英人士的吸引力不會改,樓市依舊活力十足。北京的土地就算是自持,也不乏金融等多種變現方式。優質地塊的稀缺價值必然能在市場中得到高溢價兌現。當市場的歸市場、保障的歸保障后,北京商品住宅的市場前景將更加廣闊。(記者 方王洋 張曉蘭)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