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實踐十三號”成功發射
摘要: 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實踐十三號”成功發射3年內乘坐飛機高鐵列車可上網該衛星在軌壽命為15年 4月12日19時04分,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實踐十三號&
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實踐十三號”成功發射
3年內乘坐飛機高鐵列車可上網
該衛星在軌壽命為15年
據介紹,“實踐十三號”衛星能提供高速“動中通”(即車輛、輪船、飛機等移動載體在運動過程中的衛星通信保障),為航空、航運、鐵路等交通工具上的乘客徹底改善上網體驗。據記者了解,該衛星在軌壽命為15年。
總容量
超過已有通信衛星總和
12日19時04分,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實踐十三號”衛星由長征三號B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如圖)。
據介紹,“實踐十三號”是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首次應用Ka頻段多波束寬帶通信系統,最高通信總容量超過20Gbps,超過了之前我國所有研制的通信衛星容量的總和。
衛星通信容量的擴大,意味著傳送能力更強,據“實踐十三號”衛星系統總指揮周志成介紹,“這個速度下載1G的電影,用不了1分鐘”。
此外,“實踐十三號”衛星采用了天地一體化的設計理念,其中一項重要業務就是提供高速“動中通”,即通過多波束無縫切換配合機載、車載或船載終端的自動跟蹤捕獲功能,可以為航空、航運、鐵路等各類交通工具上的乘客聯通世界,徹底改善上網體驗。
據了解,隨著“機載衛星直播廣播電視接收與服務系統”的研發成功,預計在3年內,我國的2000多架民航客機、3000多輛高速列車和數萬艘輪船,可隨時隨地實現高速上網。
衛星信號
將成個人隨身WIFI
我國有超過6000萬人參與徒步、登山、越野、騎行、海釣、自駕游等戶外項目,但因為戶外地區通信信號差甚至沒有信號,每月有近千起迷路或失聯事件發生。
而當發生地震、水災、海嘯等緊急突發事件時,一旦地面固定和移動通信業務發生損毀或癱瘓,就無法與外界取得聯系,不能及時、快速、準確地傳遞災情信息。
這些問題都是由于地面移動網絡無法實現全面覆蓋造成的。“實踐十三號”衛星總工程師劉方表示,“實踐十三號”衛星就能夠解決這一問題, 最直觀的感受是,原來都是服務于廣播電視、骨干網政府用戶等,現在可以服務于普通的個人用戶。“只需要一個WIFI轉接器,就可以把衛星信號變為WIFI。”劉方說。
而且,由于“實踐十三號”衛星的用戶終端小,有效縮小了用戶終端天線尺寸,非常便于攜帶。
游客或受災民眾配備了這種用戶終端后,可以隨時與衛星建立語音、數據和視頻的傳輸,把途中或災區的情況第一時間傳遞出去,為展開救援提供通信保障,將損失降至最低。 (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