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付式消費是“餡餅”還是“陷阱”?
摘要:□周刊記者 左蕊 文/圖吃飯、購物、美容、理發、健身……不管去哪兒消費,辦張會員卡充值后再消費已成為常態。預付式消費雖然省去了交納現金的麻煩,還能享
□周刊記者 左蕊 文/圖
吃飯、購物、美容、理發、健身……不管去哪兒消費,辦張會員卡充值后再消費已成為常態。預付式消費雖然省去了交納現金的麻煩,還能享受優惠折扣,但常帶來消費糾紛,如辦卡后商家突然關門“跑路”,會員卡節假日不能使用,商家不兌現承諾……對此,市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選擇預付式消費時要謹慎。
消費者常常被忽悠
去年12月,市民梁先生第一次到朋友推薦的一家美發店理發,由于店長的手藝好,他當場充值300元。充值后,梁先生并沒有拿到充值卡,美發店的員工告訴他,他的個人信息已被錄入,消費時直接報手機號碼即可。
當梁先生第二次來到該店理發時,被告知當月過生日的顧客可免費享受一次價值388元的染發,但充值卡內的數額必須達到388元。為了享受優惠,梁先生又充值100元。之后,梁先生發現這家店節假日不能刷卡消費,必須掏現金。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商家就會變著法搞所謂的優惠活動,梁先生往卡里沖的金額越來越高。
充值1000元打8.8折、充值2000元打7折……4月11日,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各種讓人眼花繚亂的預付費卡消費廣告對于消費者來說,具有很大的“殺傷力”。但是,商家通常會對會員卡設置一定的門檻并劃分等級,把消費者的違約行為在條款中清晰標注,卻對自己的違約行為避而不談,或以“最終解釋權歸商家所有”一筆帶過。市民在消費過程中遇到商家悄悄改變服務內容、提高使用門檻、在開業初期或收到預付款后便卷款“跑路”等情況時,很多人選擇自認倒霉。
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預付式消費越來越普及,但因舉證難、維權成本高等問題,使得預付式消費糾紛難以得到很好的解決。對于預付式消費,消費者要警惕。
第一,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消費者選擇預付消費項目時一定要了解清楚該項目的具體服務內容,不要相信商家的口頭承諾。一般商戶都會要求顧客簽訂合同,此時應該看清楚合同的條款并要求商家將各具體服務內容及約定具體列明。
第二,消費者要按照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消費額度,量入為出。一般商戶為了自身的利益,都規定預付費是不能退款的,所以切忌不顧實際,盲目消費。
第三,消費者應選擇信譽好、有一定規模的持照經營商戶,付款時記得索要發票。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向工商部門舉報和投訴。
第四,消費者在消費時應保持理性,辦卡盡量以小額為主,盡可能降低風險。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