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聚焦 別讓自主招生變成“另類高考”
摘要:新華社發文聚焦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別讓自主招生變成“另類高考”日前,全國試點本科自主招生的高校已全部公布2017年招生方案,報名工作基本結束。今年試點自主招生
新華社發文聚焦高校自主招生政策
別讓自主招生變成“另類高考”
日前,全國試點本科自主招生的高校已全部公布2017年招生方案,報名工作基本結束。今年試點自主招生的高校仍然是90所,其中77所面向全國招生,13所面向本省(區、市)招生,招生人數不超過試點高校招生總數的5%,約16000人,與2016年基本相當。雖然高校自招的學生數量占全國高考考生總數的比例很小,但因其代表未來高校的招生趨勢,所以每年都會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如何保障自主招生公平、透明、多元,受到高度重視。
焦點一
如何保障公開透明?
從目前公布的各高校2017年自主招生方案看,公平規范是各高校嚴防死守的底線。在2016年《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自主招生信息公開和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基礎上,各試點高校制定的考核程序更加嚴格,堅決杜絕作弊造假。
在初審階段,不少高校可能會“刷”掉一半申請者。東北大學學生處副處長李海雄說,去年學校收到4000份申請,經初審1796名學生獲得考試資格。為確保初審的公平公正,整個過程在學校紀委全程監督下進行,學校制定了嚴格的評審流程和標準,采用計算機網上評審系統,由80余位專家教授、招生組組長等構成的專家組經過至少兩輪封閉式審核,對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和潛質作出準確評估,最終初審出考生名單。
面試環節則更加嚴格。復旦大學招辦主任丁光宏說,目前,每場面試安排了300多個教授參加,5個教授面試一個學生。教授和學生入場后,手機交給工作人員保管,完全與外界隔絕信息。而且,哪個學生由哪些教授面試是現場隨機抽簽決定的,教授的分組在招考期間每天也會發生變化。
據浙江省招考部門介紹,浙江部分高校的自主招生不僅做到考生、考官、考場隨機抽簽決定,考試過程全程錄像、全程監控,還有的高校實行了考試現場直播。
記者登錄試點高校官方網站發現,有關自主招生公開公示的信息包括:招生簡章、初審入圍名單、最終獲得資格名單等,歷年通過自主招生的考生姓名、性別、所在中學、生源地、面試成績和報考學科大類都可在網上查詢。
焦點二
如何保障多元選拔而不“掐尖”?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有關負責人說,高校自主招生要選拔的是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學生。這個制度設計的初衷是想招那些在某個單科或領域有特長,但學習成績可能不是特別拔尖的學生。幾年前高校自主招生以競賽為抓手來選拔“優才”,瞄準的是競賽生。今年,清華大學要求報考人文科學類的考生,要熟悉甚至能背誦國學經典典籍,其人文科學試驗班需要有較好的國學基礎。
今年各高校將更加重視綜合素質評價。不過,也有中學校長說,高校自主招生對“偏才怪才”的選拔還不夠。廣東實驗中學前校長鄭熾欽說,從學校歷年的高考情況看,不少參加了自主招生考試的學生本身就是學霸、尖子生,最后都用不上“加分優惠”,真正享受到這個政策的考生只是個別。而一些有學科特長但高考成績稍低的學生,還是被擋在門檻之外,在一定程度上浪費了制度設計的寶貴資源。
南方科技大學連續5年采用基于高考的“綜合評價錄取”模式招收本科生。該校招辦主任趙紅軍說,考生高考成績只占60%,學校自主招生筆試面試占30%,另10%除考查學生平時成績外,今年首次納入創新實踐、學科特長、藝體素養、社會責任、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內容。
焦點三
如何保障教育公平?
為增加農村學生上重點大學的機會,教育部規定,自主招生試點高校要組織相關學科專家認真審核考生提交的申請材料,在保證生源質量的基礎上,向中西部地區、農村地區的申請考生適當傾斜。不過,記者發現,近年來部分高校自主招生的多數學生來自一、二線城市的重點中學,來自縣級中學的鳳毛麟角。一位高校教授說,在自主招生面試中表現突出的學生絕大多數擁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家里甚至從小就請名師一對一輔導。
廣東河源龍川的一名縣城中學老師說,貧困鄉鎮的孩子根本沒有培訓班可以上,去個圖書館都要跑到縣城,只能靠拼命做題去提高分數。
還有一些學生家長質疑,自主招生設置的報考門檻不僅有“拼爹拼娘”之嫌,還為造假留下空間。一位曾主管高校招生的副校長透露,有的考生憑發表的論文獲得自主招生考試資格,到了面試現場卻講不清論文闡述的內容;有的學生憑信息化技術競賽獲獎取得資格,現場卻不會操作計算機。這些特長其實是家長代勞的。
華南師范大學人才測評與考試研究所所長張敏強說,目前,一些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仍大同小異,使自主招生某種程度上變成一種“另類高考”。專家認為,自主招生是高校改革發展的方向。各高校應改變原有體制下依賴統一命題、劃分數線的錄取模式。應在突出高校辦學特色基礎上,制定更多元、更科學的招生辦法。 (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