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花生“變身”記
摘要:河南省駐馬店市正陽縣以花生生產為主導,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小小花生“變身”記《經濟日報》記者 夏先清 通訊員 高順歡一場春雨一場暖,春雨過后
河南省駐馬店市正陽縣以花生生產為主導,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小小花生“變身”記
《經濟日報》記者 夏先清 通訊員 高順歡
一場春雨一場暖,春雨過后忙耕田。清明前后正是播種花生的黃金時間。
正陽縣種植花生的歷史悠久,前些年種植品種主要以“小白沙”為主,卻因為品種老化、抗病能力差,加上人工費增加,看不到花生種植的收益,導致農民種植花生的積極性大打折扣,“正陽花生”這個老字號漸漸走向衰落。
正陽花生如何提質升檔?農民如何脫貧增收?這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文章,在這個花生大縣作出了新意:在穩定糧食種植面積的前提下,以花生生產為主導,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革新生產理念,科學改良品種,推廣機械化生產,發展循環經濟,創造品牌效應,實現花生生產由粗放到精細的轉變。
3年來,正陽縣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打造花生良種繁育基地,研究花生果大果飽增產的科學管理配方。正在試驗種植的遠雜9102、豫花22等品種,初步估算每畝產量可達400公斤。此外,研究推廣了以起壟種植、測土配方施肥、病蟲草害防治、化學調控、黃曲霉素防控等高產高效無公害栽培集成技術。
正陽縣還投入“真金白銀”支持本土企業自主研發花生機械,花生機械生產企業發展到38家,獲國家專利103項,年產花生生產機械6萬多臺,產品涵蓋種植、收獲、初加工等環節。
“去年,精選的正陽花生米可以賣到十幾塊錢一斤,雖然遠高于普通花生的價格,但依然供不應求。去年,合作社種了500畝花生,今年還要再多種100畝。”柏雄種植合作社農民黃磊就是正陽花生的受益者。“過去種花生需要一家老小齊上陣,犁地、灑化肥、點種、壓土,忙活兒一天也種不了幾畝地。機械化生產就是不一樣,從播種到管理、從收獲到初加工,全都交給機器,一戶人家能管理好幾十畝花生地。”黃磊說。
現在的正陽縣,花生種植面積由過去的40萬畝發展到150萬畝,總產達到45萬噸,連續18年保持“全國花生生產第一大縣”稱號,輻射帶動周邊平輿、汝南、確山等地種植花生超過100萬畝。“每年光花生這一項,就能為正陽農民增收2.6億元。小小花生米真正成為帶領農民脫貧致富的‘金豆豆’。”正陽縣委書記劉艷麗說。
有“中原糧倉”之稱的駐馬店市今年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文章越做越大:在大力發展優質小麥、優質花生、優質白芝麻等高效作物的基礎上,將重點放在平輿白芝麻、西平優質小麥、泌陽青貯玉米、確山紅薯等優勢作物的布局生產上。
如何實現“中原糧倉”向“國人廚房”的跨越?駐馬店市委書記余學友告訴記者,“繼續用足用活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把‘金鑰匙’,圍繞增加農民收入這一核心,瞄準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這一方向,適應新常態,謀求新作為,調結構、促轉型,向改革要效益,實現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轉自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