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加速住房用地供給側改革
摘要: 發布未來五年住宅用地供應計劃 優化住宅供應結構 北京加速住房用地供給側改革 近日,北京市發布《北京市2017-2021年及2017年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和《北京市2017年
發布未來五年住宅用地供應計劃 優化住宅供應結構
北京加速住房用地供給側改革
近日,北京市發布《北京市2017-2021年及2017年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和《北京市2017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明確未來5年內將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優化住宅供應結構,供應總量為150萬套,僅2017年供應方案也比原計劃翻倍。
具體來看,5年計劃中北京市供地6000公頃,住房建設需求150萬套,其中產權類住房100萬套,租賃住房50萬套。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全市計劃供應住宅用地調整為1200公頃,是此前計劃的2倍。
對此,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結合目前北京的住宅庫存數據來看,這一數量較大。從套數來看,每年新增大概30萬套成套型住宅。目前,北京市場上可售型的庫存大概10萬套左右。從《計劃》來看,每年是庫存的2-3倍。從調控來說,也是317以來一系列減法調控——減需求、減投資之后的加法。
北京市規劃國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2017年住宅用地供應,各區要倒排工期,按既定時間節點如期完成。各區及市級行政主管部門落實供地計劃的情況,已經納入了市政府督查內容,并將在年終進行考評。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土地管理系教授葉劍平指出,一個是存量的激活,比如包括原來的產業用地,釋放出一些土地,更多的往外圍走,集體土地有1000公頃。土地開發有周期性,不是現在想供應就供應,包括從征地、拆遷、一級開發到進入市場。如果按照兩部委的規定,市里可以問責,如果沒按計劃實施的區縣就沒有完成任務。
而根據北京市規劃國土委數據,今年一季度,北京已供應經營性用地約230公頃。其中商品房供地161公頃,是去年全年商品房實際供地量的1.5倍。
除增加供地外,此次規劃明確指出北京推動住房用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完善購租并舉的住房體系,實現住有所居。
具體方面,北京市將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優化完善住宅用地供應結構。未來五年加快供地新建住房中產權類約占70%,租賃類約占30%。產權類住房中,商品住房約占70%。商品住房中,自住型商品住房、中小套型商品住房約占70%。
與此同時,中心城區適度增加居住用地;中心城區以外地區重點保障自住型商品住房與租賃住房的用地供應。統籌考慮新型城鎮化與保障性住房選址建設,同步完善配套,為中心城區疏解人口在外圍地區生活就業創造良好條件。居住用地優先在軌道站點、大容量公共交通廊道節點周邊布局,毗鄰產業園區、城市副中心和重點新城,發揮規劃引導作用,把握住宅用地供應節奏時序,注重提高設計施工質量,實現產業和人口、居住和交通的有效對接。
值得注意的是,在住房分配方面,日前北京市住建委表示公租房自住房開展專項分配試點,增加非京籍“新北京人”供應。以平抑房價,解決“新北京人”(穩定就業的非京籍無房家庭)住房困難,滿足剛需。
據悉,北京市保障房中心持有的朝陽區馬泉營項目300套和大興區高米店項目100套房源,共計400套公租房源,將拿出不少于30%即120套以上給“新北京人”實施專項配租,其中在本項目所在區工作的優先分配。
自住房方面,北京準備在自住房轉化項目——昌平北京灣項目中拿出不少于30%的房源、約780套房源,面向符合本市住房限購政策的非京籍無房家庭出售,其中在項目所在區工作的家庭優先分配。
對此,張大偉表示,試點后將形成面向“新北京人”專項分配公租房和自住房的長效制度。新政將有效平抑剛需的購房預期,減緩現階段的緊張情緒。但必須看到,政策效果還得看最終落實情況。(記者 梁倩)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