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城區強力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
摘要: 圖為綠樹成蔭的村村通。 通訊員 米 山 攝本報訊 (通訊員 米 山)今年以來,驛城區繼續深化“創森”工作的成功做法,從安排部署、資金保障、督導實施等方面
圖為綠樹成蔭的村村通。 通訊員 米 山 攝
本報訊 (通訊員 米 山)今年以來,驛城區繼續深化“創森”工作的成功做法,從安排部署、資金保障、督導實施等方面全力推動“創森”工作的持續開展,為全面完成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全區干部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干。
至3月底,全區各級通道造林任務5517畝,完成5913畝,占年度任務的107%;農田林網折合造林任務4053畝,完成4053畝,占年度任務的100%;防護用材林、經濟林等成片造林任務61045畝,完成58947畝,占年度任務的96%;水系湖庫綠化任務1200畝,完成1310畝,占年度任務的109%;美麗鄉村綠化任務825畝,完成910畝,占年度任務的110%。各項工程綜合完成比率高達104%。
連日來,筆者驅車穿行在驛城區大地,闖入眼簾的是滿目新綠,是熱火朝天的造林場面。被新綠裝扮的驛城變得越來越漂亮了。
驛城區順河街道辦事處的邱永秀老漢,是一位身體硬朗的放蜂老人。他欣喜告訴筆者,如今放蜂,再也不需要往外地跑了。因為,驛城區植樹一年比一年多,新的森林正在大片大片出現;城區、集鎮和社區里,桃樹、梨樹、紫薇等花木樹越來越多,蜜蜂采蜜在家門口就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花源。
“政策給力,又能及時兌現,促使俺在京港澳高速路旁租地種樹400多畝。”現年50歲的
“京港澳高速路東側的200多畝,是俺去年栽植的。”據
“政府把地征過來,交到俺造林大戶手中,俺懂技術、有銷路,只要把樹種好管好,這400多畝林帶,就是俺發家致富的‘銀行’。”
“在驛城區境內,京港澳高速、新陽高速、京廣鐵路、練江河等7條主要通道(河、渠)的造林任務都已落地。幾年后,林木長高長大了,車在林海里跑,水在林海里流,這將是令人陶醉的一道風景。”驛城區林業局的專業技術人員感慨。
老河鄉,是驛城區西部的一個偏遠山區鄉鎮。筆者驅車駛往該鄉,身心強烈感受到了驛城區“創森”工作開展以來所帶來的震撼,山鄉的旮旮旯旯,造林的“綠旋風”勁吹,處處是新植的樹木或正在造林的勞動場景。
村村路、鄉村路,路的兩側是一眼望不到頭的泡桐、榆樹、槐樹。“楊樹太多了,栽植多品種的鄉土樹,請它們回來再次‘當家做主’。”驛城區林業局的專家說,不久的將來,驛城區的每一條道路,都將是一個望不到盡頭的綠色長廊。
白廟山,是老河鄉靳莊村的一座荒山,山上有670畝荒坡。鄉政府買來3萬棵黑松,找來3臺挖掘機在山坡上挖穴,區林業局、鄉政府的干部和村民們一起義務植樹,僅用了6天時間就綠化了這座荒山。
“造林補貼款發放及時,俺這兩年在大寨山、二寨山的荒坡上,栽植了700畝優質梨樹、400畝優質桃樹和110多畝野葡萄。”老河鄉石鼓村造林大戶金豐海手指遠處的群山,山坡上有5臺挖掘機正在整坡挖穴。“這幾天,還要在山上栽植10000多棵果木樹。三五年后,俺這一帶的荒山,將是春天滿山花、秋天滿坡果的‘花果山’。”
時下,驛城區的“創森”工作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一個林水相依、林路相依、林居相依、林村相依的美麗驛城新格局正在漸次形成,為全區的可持續發展裝上了一個永不衰竭的“綠色引擎”。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