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測序并沒有那么神 教你識破4大營銷騙
摘要: “基因決定性狀”,這是中學時期生物課學的內容,當時大家只是理論上知道,在基因中儲存著生命的種族、血型、孕育、生長、凋亡等過程的全部信息。但當時的科
“基因決定性狀”,這是中學時期生物課學的內容,當時大家只是理論上知道,在基因中儲存著生命的種族、血型、孕育、生長、凋亡等過程的全部信息。但當時的科技,并不完全知道每個基因分別控制著什么性狀。
如今,基因檢測市場日漸紅火??v觀市面上針對消費者的基因檢測產品,諸如檢測情商、檢測二胎智商、檢測抗霧霾指數,檢測早戀、檢測網癮,檢測酒量、檢測唱歌跑調等五花八門,在看過他們的宣傳后,你幾乎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基因檢測可以預知你生活的每個部分。
基因檢測真的有這么神奇嗎?他們的宣傳到底靠不靠譜呢?
什么是基因檢測? 人類基因組,堪稱是一部蘊藏著生命奧秘的天書。在基因眼中,人人都只是23對染色體、2.5萬個基因編碼、30億個堿基對組成的數據綜合體。 所謂基因檢測,就是通過體液或細胞對DNA進行掃描,對身體進行一次分子層面的解讀?;蛑刑N含著的疾病、體質等等這些關鍵信息,不再是秘密。 如今,這項技術已由實驗室研究演變到臨床使用,有人認為,這是下一個“改變世界”的技術。 名人效應:朱莉和喬布斯曾接受基因檢測 在關于基因測序的各種宣傳中,最廣為人知的,是影星安吉麗娜·朱莉通過基因檢測,選擇手術切除乳腺以降低患乳腺癌風險。2011年去世的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芬·喬布斯患癌時,也曾接受過全基因測序。 近年來,基因測序近年來因“名人效應”廣泛應用于高端體檢(如健康狀態評價,癌變早期檢測)、產前診斷(如遺傳性疾病預測)等領域,價格不菲。有些宣稱個人全基因測序的體檢項目,收費高達數萬元。 基因檢測不當引發的悲劇 “基因檢測,是送給子女最好的禮物”,不乏有基因測序公司打出這樣的營銷語,但江陰老人陳偉珊收到的這份“禮物”,卻付出了生命代價。 2016年,在花費二十多萬元給全家購買了整套基因檢測服務后,陳偉珊收到的報告顯示:在宮頸癌、膽固醇代謝、系統性紅斑狼瘡、阿爾茲海默癥等癥狀上遺傳危險系數過高。 報告提供的方案,則是購買某品牌的保健品。在購買數萬元“這輩子都吃不完”的保健品后,老人意識到自己可能上當了。絕望之中,陳偉珊選擇了跳河自盡。 陳偉珊老人的悲劇證明了基因檢測狂歡的另一面:不夠嚴謹科學的基因檢測,正在淪為不恰當的工具和不合規的營銷手段。 騙局一:夸大檢測功能 測天賦、測性格、測婚戀……這些看似“無所不能”的基因測序項目,實際上不少是商業利益驅動下的“高科技陷阱”。 一位在基因測序企業工作的專業人士說,所謂基因測天賦,主要依靠消費者提供的基因樣本與公司的樣本數據庫進行比對。如果孩子某個基因表現優良的話,就認定其在一些方面有特長、有天賦。 山東大學醫學院醫學遺傳學教授劉奇跡表示,天賦的確存在,但具體哪些基因帶來哪些天賦,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并不明確,更不足以作為依據預測一個孩子的命運。 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漆t院科研部主任胡亮說,孩子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而環境的作用更大。一些天賦基因檢測項目,不過是對某些基因功能相關性初步研究成果的曲解和放大。只檢測特定的基因就斷定孩子是否有天賦完全不靠譜,絕不能因此就給孩子貼標簽。 騙局二:通過基因測序賣保健品 業內人士透露,為保健品公司的客戶提供有特殊目的的基因檢測服務,已經逐漸成了很多創業公司的核心模式。 前面所講的老人陳偉珊收到的報告顯示:陳偉珊在宮頸癌、膽固醇代謝、系統性紅斑狼瘡、阿爾茲海默癥等癥狀上遺傳危險系數過高。報告后,則附上了某品牌專門針對此類病情的保健品。 原協和醫院教授王晨光對這份報告的看法是,“報告里充斥著AGCT的術語,連專業人士也未必能讀懂,更何況是文化程度不高的老人”,言下之意,前面的術語并非報告重點,真正的重點是后面的保健品推廣。 在基因檢測行業里,大多數公司都轉型采取和線下保健品、體檢中心、醫療機構、美容會所等等機構合作,走一條B2B2C的模式。 這些企業的共同特征是,基因檢測能夠成為其增值手段的一部分。 騙局三:公司數據庫不靠譜 一位在基因測序企業工作的專業人士說,所謂基因測天賦,主要依靠消費者提供的基因樣本與公司的樣本數據庫進行比對。 然而中科院北京基因研究所研究員曾長青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卻表示,“我國是測序大國,卻是一個數據弱國,沒有一個像樣的數據庫。” 目前,多數公司對此的解決方案是自建數據庫,依據來源主要是國內外的研究報告,加入臨床確認和研究較多的突變位點,將受檢者的基因測序與數據庫比對,查看是否發生比對,由此給出一個風險的百分比。 但這些數據庫的可靠程度卻又存疑,不同公司援引不同的研究報告,最后往往會得出一個完全不同的結論。 騙局四:檢測機構缺乏醫療資質 市場上,很多檢測機構根本就缺乏必要的資質。比如一些提供天賦基因檢測的基因測序公司,其工商注冊經營范圍是“信息咨詢”,卻從事“醫療診斷”。 專家建議,消費者進行基因檢測應選擇有專業實驗室和服務資質的正規醫療機構和檢驗機構,不要盲目相信各種宣稱能進行基因檢測的宣傳。基因檢測機構除了在基因檢測報告中給予專業的檢測信息外,還應給出通俗易懂的解讀。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