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浮油,石墨烯海綿一吸就得
摘要:原標題:海上浮油,石墨烯海綿一吸就得 水濺到桌上,可以拿海綿吸,如果石油泄漏到海洋里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俞書宏團隊設計出一種具有原位加熱
水濺到桌上,可以拿海綿吸,如果石油泄漏到海洋里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俞書宏團隊設計出一種具有原位加熱和油水分離功能的石墨烯海綿,可快速吸附高黏度浮油。3日出版的《自然·納米技術》雜志以封面文章對這一成果進行了報道。
論文第一作者葛進博士6日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因具有成本低、吸附效率高、操作簡單、環境友好等諸多優勢,近年來多孔疏水親油材料成為業界研究熱點。然而,此前該材料僅對低黏度油品具有較高的吸附效率。海上石油泄漏時,短短幾小時內,石油黏度就會增加上百倍,該材料難以快速吸附浮油。
為此,該團隊采用離心輔助浸漬涂覆技術,在商業海綿表面,均勻地包裹上石墨烯涂層,得到的石墨烯海綿不僅導電,還具有疏水親油特性。他們研究發現,在石墨烯海綿上施加電壓后,產生的焦耳熱會迅速降低石油的黏度,從而提高石油在石墨烯海綿內部的擴散系數,大大提高石墨烯海綿對高黏度石油的吸附速度。
為提高電能的利用率,他們將加熱區域限制到石墨烯海綿的底部,頂層的海綿和水面的浮油相當于隔熱層,緩解熱量向空氣和水體中擴散,提高熱量向石油傳遞的效率。在這種限域加熱設計下,電能消耗降低了65.6%,石墨烯的用量降低了50%,吸油時間也只有常溫石墨烯海綿的5.4%。(記者姜靖)
(責編:郝孟佳、熊旭)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