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社局多措并舉推進就業創業工作紀實
摘要:廣開就業渠道 創新服務模式——市人社局多措并舉推進就業創業工作紀實記者 張新理 通訊員 張 樂 就業是民生之本、惠民之策。當前,企業“招工難&rdq
廣開就業渠道 創新服務模式
——市人社局多措并舉推進就業創業工作紀實
記者 張新理 通訊員 張 樂
就業是民生之本、惠民之策。當前,企業“招工難”和勞動者“就業難”相互交織的現象日益突出。因此,創新服務模式,破解“兩難”困局,以實現更加充分就業、更高質量就業,保障改善民生,成為我市各級人社部門的首要任務。
2016年,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完成城鎮新增就業人員7.76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19萬人,幫助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16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73萬人,完成省定目標任務的115%。
2017年,該局鼓勵和引導各類人才在駐馬店市內就近就地就業,突出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化解過剩產能企業分流職工三大群體就業工作。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統籌實施“三支一扶”、“政府購崗”等基層就業項目。組織開展好2017年“圓夢中原”招聘高校畢業生系列活動、產業集聚區企業與高校畢業生崗位對接洽談等專項服務活動,確保高校畢業生就業水平不降低。持續開展“春風行動”,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
在具體實踐中,該局主要從服務各類人才和服務企業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增強對各類人才服務的準確性,提高就業服務效率。大力推進各項人才新政落地落實,進一步加大人才培養力度,著力提高引才引智實效,切實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加快完善人才公共服務體系。另一方面深化企業服務,通過運用“對比法”,幫助企業查找人事管理的漏洞和不足,指導企業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招到人才。運用“算賬法”,使企業了解各類人才的剛性生活支出,合理確定所需人才的待遇,幫助企業留住人才。運用“保障法”,為企業落實優惠政策、提供人力資源保障,有效解決企業招人難、用人難、留人難等問題。
群眾的需求就是該局的服務方向。近年來,該局圍繞勞動者需求開展了省內城市之間的就業合作,建立駐馬店市城市就業圈,促進城鄉勞動力就業。目前,市人社局已與鄭州、洛陽、信陽、漯河、周口等城市簽訂就業合作協議,建立信息互通平臺,實現招聘信息異地同步發布,降低企業招聘和人才求職成本,為各類勞動者和各類人才轉移就業提供聯動服務。
在就業服務工作實踐中,該局注意到有一部分大學生和年輕勞動者擇業時,往往忽視自身條件和用人單位需求,單方面“重白領、輕藍領”,多次求職、多次參加招聘活動均不能如愿。因此,該局發揮主流媒體、互聯網新媒體的作用,引導勞動者轉變擇業觀念,引導各類人才先就業再擇業,在就業實踐中積累工作經驗、豐富人生經歷,為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打下基礎。
廣開就業門路,更好地改善保障民生。2017年,該局將進一步深化、豐富跨區域就業合作內容,不斷廣開就業渠道,全年完成新增城鎮就業5.3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開展返鄉農民工創業培訓8000人次,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2萬人;組織各類職業技能培訓16萬人次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4500人,逐步形成市內就業、省內就業、國內就業齊頭并進的工作格局。
讓就業之路更寬廣
□ 張新理
就業是民生之本。目前企業“招工難”和勞動者“就業難”現象日益突出,如何破解“兩難”困局?我市人社部門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探索出了具有駐馬店市特色的“就業之路”。作為人力資源大市的駐馬店市,承受著繁重的就業任務,做好就業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人有恒業,方能心定、家寧、國安。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發展成果最終要體現在民生上,要始終把就業放在民生工作首位,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偫淼脑捲俅巫C明,就業事關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大局,怎么強調都不過分。
換言之,就業是把促進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把穩定和擴大就業作為政策制定、產業發展、投資擴大的重要方向,從而實現以穩定增長守住就業基本盤。同時,我市要繼續堅持就業優先戰略,進一步廣開就業門路,開展針對性強的就業服務,及時發布就業信息,讓城鄉群眾實現“就業有路”,達到“人盡其才、人盡其用”的目標,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人力資源保障。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