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祭英烈 丹心垂青史
摘要: 鮮花祭英烈 丹心垂青史——為無名烈士掃墓□晚報首席記者 李玉榮 文/圖 黃新翠講起無名烈士淚流滿面。 黃新翠和鎮干部在無名烈士墓前祭拜。一年一度的清明
鮮花祭英烈 丹心垂青史
——為無名烈士掃墓
□晚報首席記者 李玉榮 文/圖
黃新翠講起無名烈士淚流滿面。
黃新翠和鎮干部在無名烈士墓前祭拜。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寄托哀思,懷念親人。
汝河岸邊有一烈士墓群
據了解,中原部隊向大別山挺進時,一縱一旅三個團擔任左翼掩護任務,在旅長皮定均、政委徐子榮的率領下,行軍至汝南埠時,遇到國民黨豫南游擊隊十四縱隊3個團的阻攔。
皮定均審時度勢,決定對汝南埠開展包圍戰,于1945年12月27日從西面、南面發動進攻,12月31日,全部占領汝南埠。這次戰斗歷時5晝夜,共殲國民黨軍兩個團,俘虜數百人,繳獲機槍、步槍1000余支,并繳獲國民黨正陽縣政府的很多檔案卷宗和其他物品。在汝南埠戰斗中犧牲的烈士,當時就安葬在汝南埠鎮汝河岸邊。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汝河改道,河水沖刷,在汝南埠戰斗中犧牲的烈士骸骨被沖出,汝南埠鎮政府將無名烈士骸骨遷至黃橋灣烈士公墓。
“其實,他們是一個烈士群,當時在這兩次戰斗中犧牲的人很多。”該縣黨史研究室相關負責人說,上面有一排15個無名烈士墓碑,并不是15名無名烈士。
“當年,我的父親和公公目睹了這些戰士安葬的過程。”今年70歲的黃新翠說,每每講起這些,她都淚流滿面。
一位村民自發掃墓10年
2007年,黃新翠在給自家祖墳掃墓時,看到無名烈士墓前冷冷清清,她忽然放聲大哭。嘴里念叨著:“ 無名烈士,你們為國捐軀,遠離家鄉,你們的父母、親人盼你們回家,望眼欲穿,也沒盼到你們。今天,我為你們掃墓,我就是你們的親人!”
從此,黃新翠每年都要和愛人為無名烈士掃墓。在她的帶動下,該鎮的廣大干群、學校的師生紛紛響應,每年的清明節都會來到無名烈士墓前掃墓、獻花、鞠躬等。
2011年,黃新翠總是吃不好睡不香。總是記掛那些無名烈士。經過幾十年的風雨,原先的烈士墓顯得蕭條、破敗,當年他們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獻出了寶貴而年輕的生命,把無名烈士的墓進行修繕,建一座高大紀念碑,成為黃新翠心中最大的愿望。
2013年,該縣對無名烈士墓進行修繕,并為無名烈士建了一座高大的紀念碑。黃新翠的愿望實現了,看到這一場景,她喜極而泣。
“我的爺爺就是地下黨,在父親12歲那年,一天夜里他見父親一面后就再也沒有回過家,從此杳無音信。”黃新翠說,爺爺犧牲在哪里家人都不知道。
“幾十年啦!你們當年拋頭顱、灑熱血、奉獻了生命,你們是這片土地的無名英雄,這里永遠是你們的家,我就是你們的親人!”面對無名烈士墓,黃新翠說,她會讓子孫后代接力為無名烈士掃墓,記住他們的英勇事跡。
學生掃墓祭奠英烈
清明節前夕,黃新翠和汝南埠鎮中心學校全體師生來到黃橋灣烈士公墓,舉行了“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精神”清明祭掃活動。全體師生重溫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敬獻花圈,默哀三分鐘,寄托無限哀思,表達了對先烈們的敬仰之心、緬懷之情。
教師代表、學生代表先后做了發言并宣誓:學習英烈先進事跡,繼承先輩遺志,立足今天,放眼未來,弘揚先烈革命精神,將自己的愛國之心、報國之志轉化為日常工作學習之動力,擔負起歷史責任和使命。
“黃新翠作為一名村民,每年都為這些無名烈士掃墓,非常感人,每次還跟學生們一起參加活動,講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激勵孩子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該鎮一名負責人說,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黃新翠不但為無名烈士掃墓,還發動村民、學生一起為無名烈士掃墓,每次掃墓還給學生講述革命先烈的事跡,每次講述都是感人肺腑,場面非常感人。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