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本色
——正陽縣四名退伍兵“創業富民賽”速寫
摘要: 通訊員 范 杰 牛 強 梁 軍 “花生財神、水產保姆、光伏司令、食用菌大王”……他們都是退伍軍人,他們繼承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如一人
通訊員 范 杰 牛 強 梁 軍
“花生財神、水產保姆、光伏司令、食用菌大王”……他們都是退伍軍人,他們繼承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如一人的革命傳統,在扶貧攻堅中,勇敢投入到不見硝煙的“戰爭”,帶頭自主創業,帶動群眾共同脫貧致富奔小康。如今,扶貧攻堅戰役中,“誰英雄、誰好漢,創業富民比比看”已成為正陽退伍兵的口頭語。
趙國才:當“花生財神”而揚名四方
參賽項目:花生+基地+農戶=規?;l展
創業經歷:趙國才,正陽縣真陽街道辦事處樂堂村退伍兵,花生良種繁育專業戶。說起種花生,趙國才最有發言權。1988年2月,趙國才從部隊退伍返鄉后,看到家鄉農民結構單一,耕作技術落后,特別是旱地化花生品種退化,產量低而不穩,農民收入降低。看到這些,趙國才心里不安起來。他想,老這樣下去,汗珠子摔成八瓣也甭想富??平膛d農,匹夫有責,自己是一名退伍兵黨員,必須依靠科技扶貧讓鄉親們的腰包鼓起來。于是,他參加了縣農廣校舉辦的“綠色證書工程”農技推廣專業培訓班,并以優異成績獲得第一屆農民農藝師資格“綠色證書”。實行家庭聯系承包責任制以來,趙國才利用自家15畝承包地創辦了花生良種試驗示范田,潛心鉆研花生新品種的引育試驗、示范和推廣。
他先后與中國農業大學、山東花生研究所、河南省農科院等30多所農科院所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得到邱慶樹、黎秀英等38位專
20年辛苦不尋常,金燦燦良種播四方。趙國才到2017年20年間已與全縣500多名貧困農民無償提供花生良種3500多公斤,舉辦“田間課堂”、示范觀摩400多期,義務為群眾提供技術咨詢、植保服務萬余人次,自費印發花生高產栽培、地膜覆蓋、無公害標準化栽培等“明白紙”1.5萬份,與500家貧困戶結成花生良種幫扶對子,已帶動480戶依靠種植花生脫貧致富。趙國才也因此被人們稱為“花生財神”。他被選為正陽縣第五屆、第六屆、第八屆委員會委員,先后授予全省勞動模范、全省優秀黨員、全市優秀退伍兵、十佳公仆等榮譽稱號?!度嗣袢請蟆贰督夥跑妶蟆贰掇r民日報》等媒體分別作了專題報道。
肖宏強:光伏生態園結出“金元寶”
參賽項目:家庭農場+光伏發電+溫棚種養戶=多元化種養
創業經歷:肖宏強,正陽縣大林鎮江灣村退役軍官,2011年返鄉創辦軍耕家庭農場,2015年成立正陽縣軍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農場農業大棚資源,建起光伏智能溫棚10座,棚頂安裝光伏板發電,棚下種植優質水果和飼養優質肉牛和鵝鴨等,這種光伏發電利用光伏板吸收太陽能后,便轉換成自流電,然后再通過逆變器轉換成交流電,最后交入電網。發生的電量除滿足家庭農場使用外,直接均輸送給國家電網,既環保又增加了家庭農場收入,還安置本村120名青年民兵在“光伏生態園”就業,帶動就業收入180萬元,光伏農場產生疊加經濟效益達2億元。
光伏發電就是好,棚下結出“金元寶”。如今,肖宏強不忘初心,勇當全縣光伏扶貧的領跑者,被江灣村村民聘請為“光伏種養顧問”,在光伏農場舉辦“光伏田間課堂”,邀請專家來生態園傳授農光互補、林光互補、牧業互補、漁光互補等實用技術,幫扶貧困戶建起光伏大棚20座,發展溫棚蔬菜10余座,村民經濟收入5年增加兩倍,95%以上農戶蓋起了新樓房,成為遠近聞名的生態文明小康村。
小康不小康,關鍵在老鄉。讓老鄉共同走上光伏脫貧致富道路是肖宏強的心愿。經過6年的不懈努力,肖宏強已把光伏農場打造成當地聞名“光伏農業生態觀光園”,成功探索家庭農場+光伏發電+合作社+溫棚種養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組織全村48戶農民成立了正陽縣軍耕光伏種養專業合作社,精心打造一幅“遠望鉆石發光閃、近望光伏發電板,棚頂架上太陽能、棚內種養更宜人,雞鴨鵝唱牛羊歡、溫棚草莓香又甜,菜花黃來桃花紅、采摘果蔬觀光園”的生態田園美景圖,成為中原田園風光休閑旅游勝地。
張春節:把養殖場建在合作社上
參賽項目:養殖場+合作社+養殖戶=市場化銷售
創業經歷:張春節,正陽縣汝南埠鎮張甲村退伍兵,正陽特色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2011年,他退伍返鄉參加了有關部門舉辦的特色水產養殖技術培訓班后,就從網上搜索水蛭(俗稱螞蟥)養殖技術,又到省外的水蛭養殖基地參觀學習,掌握養殖水蛭實用技術。2012年,他利用門前10畝養殖塘改建成水蛭養殖基地,當年投入水蛭苗20條,收回成本增收10萬元。2015年,他發展水蛭100萬條,純收入達40萬元。于是,張春節把本村養魚戶孔鵬、張小鋒等10名青年民兵組織成立了正陽特色養殖合作社,實行養殖水蛭場+專業合作社+養殖戶經營模式,統一供應種苗、統一養殖標準、統一水產品牌、統一訂單銷售,為社員養殖戶當好“水產保姆”,依靠特色產業扶貧,已示范帶動10戶農民依靠養殖特色養殖水蛭走上產業脫貧致富道路。
魯新愛:實現食用菌產業化經營
參賽項目:合作社+基地+商標+農戶=產業化運作
創業經歷:魯新愛,正陽縣新阮店鄉魯圍孜村退伍兵,正陽縣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理事長。1996年,他從部隊退伍進入基層供銷社工作,2003年下崗后選擇食用菌種植。通過5年的經營管理,合作社已發展社員500戶,股金達300萬元,發展菌類產品20種,年產“長壽”牌黑木耳、香菇等無公害食用菌1.2萬噸。2007年,魯新愛投資100萬元租賃承包創辦占地1.
2016年,魯新愛創辦的食用菌合作社發展社員1560人,生產各類食用菌310萬袋,總產各類食用菌鮮80380萬公斤,產值6200萬元,食用菌干品20萬公斤,產值2400萬元,累計實現銷售收入8600萬元,社員可獲利4000萬元,社員年人均增收2200元。
如今,合作社完成了省級黑木耳、香菇兩個無公害產品的認證,注冊了“生態源”、“俊恒”兩個食用菇商標,真正成為上連市場、下連社員的橋梁和紐帶,形成了以合作社為龍頭,以基地為龍身,以商標為品牌,以社員菇農為龍尾的食用菌產業化經營格局。通過1+1幫扶結對子,合作社已示范帶動全縣1900多家貧困農民,依靠食用菌種植走上精準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金光大道。③2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