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環境污染防治“動真格”
摘要:我市把以環境污染防治為重點的生態建設納入當前重點工作,集全市之力打好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確保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突出重點 強化措施
我市環境污染防治“動真格”
本報訊(通訊員 王全忠)近年來,我市把以環境污染防治為重點的生態建設納入當前重點工作,集全市之力打好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確保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強化組織領導。我市健全完善分級管理、屬地為主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組織領導和部門聯動工作機制,著力構建黨委政府主導、部門各司其職齊抓共管、企業依法施治、社會積極參與“全市一盤棋”的工作格局。嚴格落實市攻堅辦領導下的分工負責制,加強統一調度指揮、督查考核評價、問效追責、相關部門分工牽頭負責、各縣區政府屬地落實的閉環工作機制。落實目標責任制,治污目標任務細化分解到日到月,治污績效量化考核到各縣區政府、各市直相關成員單位及各級各部門責任領導和責任人。細化措施方案,各牽頭和責任部門以及各縣區制訂“一城一策”、“一企一策”具體實施方案,將任務分解落實到具體責任人,明確完成時限和獎懲機制,確保項目、資金和措施到位。
強化政策保障。我市落實企業治污主體責任,污染深度治理由企業自籌資金進行治理,對拒不治理的企業和單位,采取高限處罰、媒體曝光、企業新改擴建項目限批、取消企業一切評優評先資格、將環境違法行為納入銀行企業征信系統和銀監會信息披露系統、限定企業信用等級評定、貸款及證券融資等嚴厲的懲罰措施,強制推進污染治理。全面落實城市環境質量生態補償機制,全面實行排污許可證制度和排污總量控制制度,加快推行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環保標準化建設等制度,對重點企業實行季節性濃度、總量排放限值差別化控制政策,壓減工業源冬季排放強度。
強化治污投入。為保障政府資金投入,我市進一步整合、補充原有污染防治資金列支渠道,確保市、縣財政大氣污染防治資金投入落實到位,重點用于燃煤鍋爐拆改等重點建設領域。落實超低排放獎勵政策,鼓勵企業提標治理,對自我提標改造超計劃完成減排量的企業進行獎勵,鼓勵企業加大運行投入,對能效、排污強度達到更高標準的先進企業給予引導性資金支持。全面開展排污權交易,推進排污權確權工作,完善排污權交易系統,加快啟動二級市場交易。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加快建立市綠色環保產業投資基金,引導民間和社會資本進入大氣污染防治領域,開展節能環保設施融資、租賃,推行政府綠色采購。
強化工作機制。我市堅持責任目標管理,市攻堅辦以天為時間節點,對各縣區PM2.5、PM10和優良天數3項指標細化分解到月,每月公示各縣區空氣質量排名,對空氣質量改善不力的實施公開約談。堅持督查倒逼問效,完善細化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污染源清單,實行倒逼機制,每月對各級各部門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績效評估,對各地黨委、政府領導和職能部門負責人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不力、失職瀆職的,提出應予問責建議,并移交相關部門進行調查問責、追責。
強化執法監管。我市加強大氣功能區劃分等基礎性研究,探索開展顆粒物源解析,加快推進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啟動環境空氣質量網格化監測系統建設,修訂完善大氣污染應急預案并健全市、縣區聯動一體的應急響應體系。進一步提升監控能力,擴大重點污染源監控范圍,監督企業開展自測,自測數據向社會公開。嚴懲環境違法,創新監管措施,強化部門聯動,對執行錯峰生產、工地停工、企業限產等污染管控措施不到位等違法案件,依法依規按照高限處罰,涉及環境犯罪的,依法嚴肅追究刑事責任。
強化分類施治。我市依據“一市一策”、“一企一策”,實行分區域分類防治,采取強化細化網格化監管等有效措施,強化顆粒物管控、城市精細化管理,抓好臭氧專項治理等,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工業減排控排、清潔能源替代和“電代煤”、“氣代煤”工程,加快低效高排放高危險行業合并重組和“小亂散差”企業淘汰,倒逼產業結構升級優化,通過有針對性的防治,改善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狀況。
強化社會監督。我市廣泛動員全民參與,推動環境宣傳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進鄉村、進家庭,普及大氣污染防治知識,激發群眾舉報監督熱情。強化環境信息公開,每月發布各縣區空氣質量狀況。實時公示新建項目環評,公開重點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與治污設施運行信息,對嚴重違規企業公開曝光。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