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翟文勝的太極人生
摘要:快樂太極 別有洞天——陳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翟文勝的太極人生□晚報記者 任羽 文/圖核心提示在泌陽縣郭集鎮境內,有一座山地處泌陽、方城、社旗三縣交會處
快樂太極 別有洞天
——陳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翟文勝的太極人生
□晚報記者 任羽 文/圖
核心提示
在泌陽縣郭集鎮境內,有一座山地處泌陽、方城、社旗三縣交會處,這座山就是羅漢山。羅漢山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是“百米分江淮”遺址以及“泌水倒流”的源頭,豐富的文化內涵更是令其獨具特色。羅漢山文化猶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在天中大地升起。4月2日,河南省國學文化促進會將為駐馬店羅漢山文化籌委會授牌。作為發起人,駐馬店市羅漢山文化促進會會長翟文勝眼中的羅漢山卻有另一層寓意:像溫縣的陳家溝一樣,這里將成為太極拳學習培訓基地。駐馬店的羅漢山將成為太極拳習練之地響當當的代名詞,這是翟文勝太極人生的宏偉目標。
翟文勝
自己授課
培養孩子練太極拳的興趣
“今天該教‘白鶴亮翅’這一式。‘白鶴亮翅’,其實就是‘白鵝亮翅’,是由下向上進行擊打的方式……”3月29日晚7時許,在駐馬店會展中心一樓大廳,身著太極拳服的翟文勝邊教學員,邊認真地解釋。跟隨翟文勝學習的有十幾名學員,他們年齡不等,年輕的二三十歲,年長的五六十歲。練拳者個個神情專注,授拳者耐心講解、細心演示。
據翟文勝講,他所開辦的駐馬店會展中心太極拳培訓班現有學員三四百人,其中還有一部分是中小學生。周六、周日是中小學生的授課時間。雖然太極拳學習起來并不容易,但孩子們的認真勁頗讓翟文勝感動。從孩子們身上,翟文勝看到了太極拳習練的希望。
太極拳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我國真正的傳統國粹。它不僅融入了技擊、養生、健身的重要功能,而且對中醫理論和哲學思想都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在翟文勝看來,太極拳是一套人人可學、人人可練、人人可教、老少皆宜的健身技術,同時又是一門科學的人體藝術。
“現在社會上普遍存在著對太極拳的誤解,認為太極拳是一套適合中老年人的拳法。其實不然。太極講究不急不慢,講究剛柔并濟,對孩子的身心培養有好處,這對孩子性格的養成也很有益處。”談起社會上人們對太極拳的錯誤認識,已習練太極拳30年的翟文勝有自己的感悟。
為了讓太極拳走進中小學校、走進千家萬戶,翟文勝還注重與有關部門聯合,有意培訓一批體育教師。他希望通過體育教師,將太極拳引到孩子們身邊。據翟文勝回憶,他教過的學員累計有1萬余人。
一張照片讓他與太極拳結緣
翟文勝很慶幸自己遇到了著名的太極拳技擊名家張志俊先生。算起來,他跟隨張志俊學習太極拳已經近30年了,從事太極拳教學事業也有20個春秋。因為專業,他擁有了一份自己喜愛的事業。正是因為喜愛,才有了他對太極拳的專注。
陳式太極拳創始于明末清初河南溫縣陳家溝陳王庭。
在陳家溝,太極拳一向秘不外傳,直到陳氏十四世太極拳六代陳長興把拳傳給外姓河北永年人楊露禪以后,演化成楊式、武式、吳式和孫式太極拳,太極拳才緩緩地流傳到全國各地。張志俊所傳授的陳式太極拳新架一路,是由陳氏第十七世、陳式太極拳第九代掌門人陳發科宗師,在陳拳密不外傳的拳式中,增加了順逆纏繞、動靜開合、沉肩墜肘、節節貫穿等動作,由其子陳照奎將拳架定型定式后流傳的套路。整套拳既有內在的表演形態,又有搏擊、健身中的實戰技法。
翟文勝說自己與太極拳結緣,是因一張拳照。1986年9月,在朋友的引薦下,年僅18歲的翟文勝在鄭州見到了仰慕已久、年僅39歲的張志俊。
當時張老師坐在自家椅子上看一個學生練拳,見他們進屋,就站起來打招呼。翟文勝和其他兩個練拳者相互問候之后,就坐在張老師的旁邊,聽老師講拳。左邊靠墻有一個半截柜,上面有一塊玻璃,玻璃下面有一張老師練拳時的黑白照片。這張拳照架式很低,是雙推手的過渡動作。照片里,張志俊眼神中透出的霸氣,至今讓他神往。內在的功夫和拳架的協調沉穩之美,彰顯出練拳者渾厚的太極神韻;手掌的力度和肘膝肩胯的合力,凝聚著瞬間爆發的兇猛與神奇。翟文勝驚呆了,就這么一張拳照,竟改變了他的思想,堅定了他終身學習太極拳的決心。
快樂太極 還生命本源
當今社會上太極拳種類繁多,有陳式、楊式、吳式、武式、孫式、趙保架等多種太極拳,同時還有武當太極拳、府內太極拳等。總之,太極拳人才輩出,各領風騷幾十年。習練太極拳者都有門戶之見,或有門戶之爭,在技術上和科學的太極理論上很難相容。翟文勝想,太極就是太極,太極拳就是為人類大眾服務的健身技術,它不屬于某個家族和某個人的專利,而是社會共有的知識產權。
就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2004年,翟文勝提出了“快樂太極”。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老師張志俊,得到老師的認可。他隨之與張志俊一起,2005年在北京與各地的專家學者共同研究“快樂太極”的課題。現在,他已在國家商標局注冊“快樂太極”品牌。
翟文勝創編“快樂太極”,是因廣大中小學生學習壓力大,生活節奏快,便改編了太極套路。此套太極拳法是將古老的太極拳運動從中老年的健身領域逐步轉變到青少年身上,使廣大少年兒童能夠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得到充分的鍛煉,使習練者充分感受和體驗到生活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體現手與手、手與腳,手與身體各部位的高度協調;體驗人與人、人與自然的美好和諧。
2011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張曉梅提出建議,將太極拳成為全民健身的首選運動。之后,全國各地都在為推廣普及太極拳,走進社區、走進學校、走進軍營、走進單位而做出不懈的努力。去年,翟文勝受平輿縣教育體育局的邀請,為全縣教育系統的體育老師舉辦了四期太極拳教練員培訓班。他還在駐馬店第二實驗小學、駐馬店會展中心等地建立了“快樂太極拳”培訓基地。他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駐馬店的各學校、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都能學會并掌握“快樂太極”的訓練方法,并通過駐馬店的成功模式,迅速覆蓋全省、全國。
太極人生 道路越走越寬
翟文勝,1968年5月出生于駐馬店市驛城區。自幼習武,擅長拳擊、散打、太極拳、太極推手、太極擒拿等功夫。1985年在少林寺習武,1986年開始習練陳式太極拳,1988年正式拜張志俊為師,成為陳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全面正規、系統學習太極拳的拳理、拳法、拳技藝術,多次隨師參加世界及國際性太極拳賽事,獲多項大獎。
從1986年至2007年,先后在信陽、駐馬店、鄭州、邯鄲、三門峽等地參加張志俊培訓班近40余次;2004年3月,受邀在駐馬店市電視臺一套節目開辦《跟我學太極》欄目,教學片由他本人講解示范;2006年2月,被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太極拳辭典》一書收錄;2010年隨師一起,走進中央電視臺,分別在“發現之旅”和“走近科學”兩檔權威欄目中接受采訪并擔任演員。
他現有陳式太極拳十三代入室弟子30余人、十四代再傳弟子80余人、十五代弟子30余人,所教學員萬余人。2015年他與張志俊先生一起被世界太極拳組織評為“中華優秀太極人物”30強。2016年4月,在海南三亞,他被武術權威機構授予“中華太極百位優秀人物”稱號。
太極人生給了翟文勝完美的太極意境。在他心中,真正的太極藝術是優美的、協調的、自然的、實用的、高雅的、運動中不拖泥帶水的、練拳和搏擊中沒有邊角廢料的,是有血、有肉、有靈魂、有生命的太極拳。他認為,規范高雅的太極拳才是一門真正的藝術,它是人生的舞蹈,是生命能源的加油站,是“凝聚情感的魔杖”,是自然與生命交融的樂章。只有這樣的太極拳才是世人所追求的太極拳,才是造福子孫后代的太極藝術。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