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藝人成了“民間藝術人才”
摘要:草根藝人成了“民間藝術人才” □晚報記者 于河偉 通訊員 張紅衛 本報訊 “我唱大半輩子戲了,沒想到今年68歲成了‘民間藝術人才’了。&r
草根藝人成了“民間藝術人才”
□晚報記者 于河偉 通訊員 張紅衛
本報訊 “我唱大半輩子戲了,沒想到今年68歲成了‘民間藝術人才’了。”人逢喜事精神爽,日前,汝南縣板店鄉農民劇團68歲的業余演員裴長海從鄉文化中心主任劉紅勤手中接過“民間藝術人才”證書時,高興得手舞足蹈。
據悉,經汝南縣民間藝術人才初級資格評審委員會評審,板店鄉共有8名優秀民間藝人脫穎而出,被評為“民間藝術人才”。
近年來,為繁榮農村文化生活,板店鄉不斷完善基層文化服務網絡,多方挖掘民間文藝人才,鼓勵民間藝人積極創辦各類演出團體。據統計,目前板店鄉活躍著近10支民間文藝隊,包括戲劇、歌舞、嗩吶隊都是群眾自發成立的,100多名“草根藝人”借助這些平臺活躍在鄉村文化舞臺上。
每逢婚嫁迎娶、店鋪開張、節日慶祝,各文藝隊便被邀請前去表演,他們洗干凈泥手泥腿,化上妝、穿上演出服表演,既愉悅身心,也鼓了腰包,還繁榮了群眾文化生活。規模最大的“板店鄉農民劇團”擁有演員30多人,年齡最大的70歲,最小的16歲,全是當地農民。他們農忙種田,農閑唱戲,而且一人多能,既可表演又可伴奏,有人還兼作編劇、作曲。劇團不但表演傳統戲劇,還創作了一些符合時代特色的劇目,宣傳發生在群眾身邊的新人新事新風尚。
為進一步加強民間文化藝術人才隊伍建設,促進民間文化藝術的蓬勃發展,有效調動民間藝人的積極性,板店鄉積極與上級文化和人事部門溝通,以藝術水平為主要依據,篩選優秀藝人申報藝術職稱。
“自從申報職稱之后,每個人都充滿了干勁。”當地一位負責人提起職稱評定對板店鄉業余劇團帶來的變化喜不自禁地說,“藝術人才是塊金字招牌,評上藝術人才就意味著演出機會更多,為了能評上職稱,草根藝人演出時就格外賣力,演出的質量也就上去了。”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