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戲
摘要:□ 王 太 廣 春暖花開的時節,我陪妻子、女兒去岳父家。我們的車行駛到水屯鎮關帝廟村南邊時停了下來,堵得嚴嚴實實無法通過,我們只好下車。原來是這里的老百姓為了
□ 王 太 廣
春暖花開的時節,我陪妻子、女兒去岳父家。我們的車行駛到水屯鎮關帝廟村南邊時停了下來,堵得嚴嚴實實無法通過,我們只好下車。原來是這里的老百姓為了興集,請了兩個戲班子在路兩邊對唱,把路堵得嚴嚴實實。妻子是個戲迷,逢河南衛視的《梨園春》節目必看。她說:“反正不遠就到家了,在這看會兒吧。”于是,我們就在路邊搬幾塊磚頭坐下看起戲來。目睹鄉親們看得入神、聽得入迷的情景,不禁使我想起兒時看戲的情景。
水屯街有個戲班子,生、旦、凈、末、丑,行當齊全;吹、拉、彈、唱、敲的家什應有盡有;跑龍套、打令旗、演家院、當馬童的配角個個不少。每年春節過后,當踩高蹺、跑旱船和舞獅子漸漸隱去,熱鬧的春會便開始了。鄉親們為了娛樂和交流春生產所需的物資犒勞一下自己,便利用孫家院南側的大空場搭起了戲臺。戲臺是用土堆起來的,中間用秫桿織的箔隔開就成了前臺后臺。
水屯街要演戲的消息不脛而走,附近村莊里的人們群情激奮。開戲那天,天剛有些亮,看大戲的人像過隊伍似的一群群、一伙伙,有叼旱煙袋的、煙卷的,有扯小孩的、拄拐杖的、挑擔的、背簍的……形形色色、風風火火地走,生怕誤了開場戲。演戲之前有一個“打鬧臺”,一陣“咚咚鏘鏘”的緊鑼密鼓撩撥著鄉親的耳朵。男女老少會紛紛走出家門,有的扛起大板凳,有的掂著小凳子,有的拿個小馬扎子,有的背著、抱著、馱著小孩,從不同的方向加快腳步往戲臺方向涌去。等到鑼鼓響三遍,戲臺下的人已站得滿滿的。調皮的男孩跑上戲臺,一會兒跑這邊、一會兒溜那邊,有的做個鬼臉,有的擺個架勢,讓人一番好笑。待鑼鼓四響之后,弦絲便“吱吱扭扭”地開拉,那是在定音。之后,鑼鼓梆子、扁鼓板胡、二胡交織的旋律同時響起,一隊身穿兵勇服飾的戲子手舞馬鞭從后臺魚貫而出,分列于戲臺兩側,同時帷幕徐徐拉開。緊接著,旒冕龍袍的皇帝、鳳冠霞帔的皇后、戰戰兢兢的太監唱唱走走,接下來生、旦、凈、末、丑各種角色陸續出場。臺下看戲的人黑壓壓一片,開始騷動并往前擁擠。維持秩序的人手握一根長竹竿,揮舞吆喝著。要讓大家坐下觀看,如果誰站起來,就給誰一竹竿。像大海波浪一樣起伏不定的人群被暫時平息下來。但接著是一陣叫喊聲、笑聲、怒罵聲。我由于年齡小、個子低,站在人群中啥也看不見,只好溜到人群后邊,立起腳尖朝臺上看。只是看個熱鬧,尤其是愛看武打戲,看到演員一口氣在臺上連翻幾個跟頭,便發出一陣叫好聲。我離得遠,看不清劇中人的面目,只能聽見聲音。那時候,戲臺上沒有麥克風,全憑演員的嗓子,唱詞念白、原汁原味,聲聲入耳、字字入心。這才是真功夫啊!
戲臺上演得再精彩,對于小孩子來說只能看一會兒。看著看著,小孩子就到處轉悠。有一次,我竟然跑到了后臺上,看到后臺的箔上掛滿了馬鞭、玉帶、胡子和各種大刀、服裝、道具。神奇的戲箱里裝滿了花樣繁多的寶貝,繪有各種圖案的官服,娘娘穿的宮裝和長袍褶裙。我看到女演員石香蓮從舞臺上下來抱起孩子就坐下來喂奶,劉本善回到后臺趕緊點上一支香煙吸起來,謝玉梅來回踱步,嘴唇在動,像是在背臺詞。令我感到神奇的是這些演員在臺下說說笑笑,一到臺上就認真起來,立馬進入了角色,該怎么演怎么演。中午散了戲,離家近的都回家吃飯了,遠的就在戲臺附近吃點。戲臺周圍都是賣小吃的,金燦燦的是油條、麻花、馓子,熱氣騰騰的是肉包子、水煎包、豆腐腦,香噴噴的是羊肉湯、雜燴湯……讓人饞涎欲滴。還有讓小孩子眼花繚亂的小喇叭、小叫吹、紙風車、糖葫蘆、吹糖人,逗得孩子們紛紛纏著大人要。我看到琉璃嘣子一吹一鼓地怪好玩,鬧著要買。父親就給我買了一個,誰知剛吹了一下,玻璃就碎了。二姐埋怨說:“看看!明明不會吹,還鬧著要買,這下得勁兒了吧!”
午飯后,戲班的鼓樂師又打起了鬧臺,人們急忙向戲臺涌來,目的是想找個好位置。聽大人說,解放前臺下中間拉一根繩,左男右女兩分開。解放后,破除了封建思想,不再用繩子分開,大家都坐在一塊,都是附近鄉里鄉親坐在一起,趁戲還沒開演,親親熱熱地拉著家常,一直到正式開演,演員上了臺,亮了嗓,臺下才能靜下來。“春戲”一天大都是三場戲,最耐人尋味的還數夜晚的燈戲好看、神秘。盡管上演的豫劇都是《鍘美案》《秦香蓮》《下陳州》之類的包公戲和《三哭殿》《打金枝》《花打朝》《破天門》《南陽關》《穆桂英掛帥》等傳統戲,人們還是聽得如癡如醉,文武百官、青衣花旦、忠良奸佞等,在戲臺上演繹得淋漓盡致。《鍘美案》中鐵面無私、不畏權貴、怒斬忘恩負義的駙馬爺的包拯,《劈山救母》中孝感天地、斧劈華山、救出母親的孝子沉香,《三娘救子》里含辛茹苦、織布換錢供兒讀書的母親三娘等鮮活的人物形象,生動的故事情節,宣揚的是仁愛、孝敬、禪讓、誠信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使人們在古老純樸的鄉戲中獲得情感的熏陶和道德的升華。同時,也領略到那份濃濃的鄉土氣息和釅釅的人間親情。
人們盡管看了白天的戲,夜晚也不怕累,仍堅持看完燈戲。那時,沒有電燈,戲臺西側的兩盞汽燈愈燒愈亮,臺上照得如同白晝,臺下襯得漆黑一片。忠實的戲迷仰望著戲臺上穿得花花綠綠的三皇五將,公主、小姐們走馬燈式的逐步登場,聽得入了迷。那委婉的韻味,那濃郁的情調,在那滲著泥土氣味的鄉間空氣里久久回蕩。燈戲演結束,已是半夜時分,人們開始散去,呼兒喚女的、喊爹叫娘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回蕩在鄉間的上空。找小孩的、尋親人的,同村的、同路的大家集聚到一起,生怕丟下一個親人,然后再熙熙攘攘回家。一路上,人們興奮地談論著戲里的內容,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講劇情,談劇中人物,評忠良奸臣,論男女演員哪個唱里好、哪個扮相俊,有的干脆亮起嗓門唱上幾句。我雖然看不懂,但在人們說笑聲中享受著看戲的情趣和快樂。
戲里戲外、場內場外,一樣的故事,異樣的人生。我們是聽戲的人、看戲的人,也是舞臺演戲的人,真乃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啊!③2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