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企盯上16萬億大健康產業
摘要:健康管理需要提供一個客戶、渠道、產品以及服務的整體化解決方案,這樣的模式才更有彈性和競爭力。要從被動的、單純的支付方,轉變為健康管理者。3月23日,國家會展中心外一
健康管理需要提供一個客戶、渠道、產品以及服務的整體化解決方案,這樣的模式才更有彈性和競爭力。要從被動的、單純的支付方,轉變為健康管理者。
3月23日,國家會展中心外一大早就拉起了警戒線,場內人頭攢動。這不是演唱會,也不是時尚品牌發布會,所有人只為一人而來,那就是David Beckham(大衛·貝克漢姆)。他的身份是友邦保險首位全球大使。
保險公司“牽手”體育明星并不新鮮,之前,中國人壽簽下了姚明,中國平安簽下劉翔,李娜則是泰康人壽的代言人。不過,這一次,友邦保險請來大衛·貝克漢姆多少有些意外。
在友邦保險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Mark Tucker看來:“過去,保險公司主要扮演的是財務管理者。在保險姓‘保’的大背景下,保險公司要更多地擔負起健康管理者的角色。大衛·貝克漢姆與我們所追求的目標不謀而合。”
事實上,邀請大衛·貝克漢姆出任全球大使只是友邦保險發力大健康產業的第一步。作為最大的泛亞地區獨立上市人壽保險公司,友邦保險試圖通過“預防+保障”健康管理模式,推出首個個人移動健康管理平臺,挖掘大健康產業的數萬億商機。
雖然有大衛·貝克漢姆助陣,友邦保險仍面臨來自同業的巨大挑戰。無論是以中國平安為代表的中資保險,還是以中宏保險為代表的外資保險,都已經盯上了大健康產業。一場“刺刀見紅”的爭奪戰在所難免。
健康險高速發展
險資為什么青睞大健康產業?
“政策紅利是最大的原因。”一家大型上市保險公司產品負責人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從中央政府到各級地方政府都在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保險公司顯然看到了其中孕育的巨大商機。”
根據2013年10月14日國務院下發的《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到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要達到8萬億元以上;根據2016年10月25日國務院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到203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要達到16萬億元。
“健康險是保險業切入大健康產業最直接的抓手之一,如今,大健康產業站上風口,健康險也已經步入高速發展期。”上述負責人進一步分析。
公開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6年,國內健康險原保費收入從691.72億元迅速增長至4042.5億元,增長4.8倍,占人身險保費收入比重從6.37%增長到18.2%,占全行業保費收入比重從4.66%增長到13%。同時,健康險深度(保費/GDP)由2010年0.17%增長至2016年0.54%;健康險密度(人均保費)由2010年50元/人增長至2016年292.3元/人。
友邦中國首席執行官蔡強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可以預計的是,隨著‘健康中國’、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商業健康保險在大健康產業中發揮的作用必將越來越大。”
國內處于初級水平
與大健康產業16萬億市場規模形成對比的,是目前國內的商業健康險發展水平仍處于初級階段。
3月22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2017中國商業健康保險發展指數”顯示,我國商業健康保險發展指數為60.6,處于基礎水平的低區位置,總體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相適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巨大、前景廣闊。
具體來看,對于商業健康保險的態度,16.9%的受訪者認為非常有必要,46.3%的受訪者認為有一定需要。其中25歲至44歲的居民配置意愿最高,45歲至54歲居民的配置意愿最低。
有計劃為家庭配置商業健康保險的受訪者中,每年為家庭購買商業健康保險的預算上,17%的受訪者為2000元以下,42.5%的受訪者為2000元至5000元,其余40.4%為每年愿意投入5000元以上。
對此,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表示,目前,商業健康保險的發展已經進行了諸多探索,如允許醫保卡個人賬戶購買商業健康保險,“保監會正在修訂健康保險管理辦法,使商業健康保險始終健康有序、始終走在服務‘健康中國’和新醫改的正確軌道上”。
健康管理才是關鍵
在業內人士看來,通過提升商業健康險的深度和密度,大力發展醫療險,提高商業保險公司在醫療費用支付環節的話語權還只是商業健康險積極介入醫療乃至大健康產業最基礎的一個步驟。
“如果將健康險理解為一個產品那就過于簡單了。”蔡強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健康險對保險公司的專業能力要求很高。目前,很多保險公司都專注于疾病管理,我們希望更多地聚焦健康管理,這才是保險公司控制風險,降低賠付支出,提高利潤率的根本方法。”
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一份題為《融合與創新:健康管理助力商業健康保險發展》的研究報告,目前,國內商業保險公司的健康管理主要有三大特點:健康管理服務內容主要是體檢和健康咨詢;健康管理處于前期的數據收集階段,保險企業在數據分析、管理干預以及評估反饋等關鍵環節仍處于起步階段,并未真正建立起完整的健康管理流程;在數據收集方面,商業保險機構還主要是依賴調查問卷和手環等可穿戴設備,導致數據的可信度不高。
“這正是友邦中國推出首個個人移動健康管理平臺的用意。”蔡強告訴記者,我們希望通過這款應用將保險、健康、移動互聯網緊密結合。
事實上,在一些發達地區,一些商業健康保險公司已經打造出了閉環式的健康管理體系,可運用植入醫療設備、移動醫療、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等技術創新實現數據收集以及數據分析、健康干預和評估反饋等環節的有機結合。
在蔡強看來:“健康管理需要提供一個客戶、渠道、產品以及服務的整體化解決方案,這樣的模式才更有彈性和競爭力。我們希望從被動的、單純的支付方,轉變為健康管理者。”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