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科研不能再“兩頭花錢”
摘要:原標題:大數據時代科研不能再“兩頭花錢” ■本報記者 倪思潔 王佳雯 “把論文發出去,需要花錢,再把數據買回來,還要花錢。我們這是在兩頭花錢,最
■本報記者 倪思潔 王佳雯
“把論文發出去,需要花錢,再把數據買回來,還要花錢。我們這是在兩頭花錢,最后把錢都送出去了。”3月9日,全國政協分組討論會場上,在聽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蔣華良的發言后,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核建集團公司總經理王壽君不由得感慨。
蔣華良提出的,是一個他呼吁了很多次,卻不那么容易解決的問題。“我們一直在強調大數據的重要性,但是在大數據時代,我們自己的科研數據都在國外。”蔣華良直言。
在蔣華良看來,大數據時代的當下,誰掌握了科研數據,誰就能在競爭中勝出。“美國是科技強國,也是科技期刊的強國,國際上大多數研究結果都發表在美國期刊上。因此,美國掌握了大部分科研數據。”蔣華良說。
科研數據對于新藥研發、新材料研制方面尤為重要。“國外的研究機構和企業,沒有多少人去做實驗研究,他們主要依靠數據分析,很容易就能把所有科研數據都分析一遍,篩除已經研制失敗的數據,然后稍微做一下實驗就可以了。這也導致美國做新材料的速度,基本上是我們的兩到三倍。”
而對于國內的科研企業、院所及科研人員來說,想分析科研數據并不容易。“想分析,就要花錢把數據買回來。”蔣華良說。
“國外一些機構專門做數據庫,會把各個研究小組的數據整合起來,如果要用這樣的數據庫,包括打包的數據服務,就要付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蔡曉紅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她表示,由于自己的科研領域經常需要參考國外數據,自己所在單位也與某些數據庫建立了訂閱服務的關系,方便科研人員進行數據查詢。
“這筆錢不是一個小數目。”王壽君說。
在全國政協委員們看來,要改變這種情況,最關鍵的是盡快發展我國的高質量期刊。
“一些好的文章可以優先安排在國內期刊發表。”蔡曉紅表示,希望通過我國科技實力的不斷發展,帶動國內科技期刊的發展,提高國內期刊的影響力,進而改變上述被動局面。
然而,問題在于,當下科技管理部門常常按照SCI排名的方式考核項目運行情況,考察實驗室或者科研機構的科研水平。“我們每年都要填很多表,寫明發表了多少SCI論文,自己要報,單位也要報。”蔡曉紅說,如此考核“指揮棒”的導向,直接影響了國內優秀科研論文發表時所選擇的期刊。
要改變當下的局面,考核機制應當調整。“現在有些國內期刊也在鼓勵國內科學家優先將論文發到國內期刊,但目前考核體系如此,即便鼓勵也不可能改變大局。”蔡曉紅告訴記者,“我們要先做到不要唯SCI論事,而是真正以科學研究實際的價值和意義來論事,這樣才會在整體上有助于整個體系的改變。”
(責編:魏艷、趙竹青)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科學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