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東衛:山里的漢子不一般
摘要:□晚報記者 許 靜通訊員 朱國喜 文/圖 高東衛(左三)給村民送米、面、油。3月16日上午,記者慕名前往竹溝鎮關溝村采訪該村村委主任高東衛,進村打聽,立即圍上來一群
□晚報記者 許 靜
通訊員 朱國喜 文/圖
高東衛(左三)給村民送米、面、油。
不忘初心
高東衛今年39歲,是竹溝鎮關溝村高莊人,早年在軍隊服役,后來復員回鄉。見到過大世面的他再也不能像老輩人那樣過日子了。望著家鄉的青山綠水,他思考著該怎樣才能讓鄉親們徹底擺脫貧窮。
然而,想著容易做著難。關溝村山連山,溝連溝,偏僻閉塞,甚至沒有一條可以通往山外的公路,即使有再好的農產品也難以銷售出去。
于是,高東衛決定,自己首先下水,趟出一條致富路,為鄉親們樹立榜樣。不久,他躊躇滿志地踏上了外出淘金的路,只身來到云南。然而,創業路上多艱險,由于缺乏經驗,一年后,他黯然返回家鄉。
不久,新修的駐桐公路從關溝村穿過。高東衛心頭頓時敞亮起來,他終于看到了在家鄉實現創業致富夢想的希望。幾年“折騰”下來,高東衛掘到了第一桶金。從此,他一發而不可收,接著掘到了第二、第三桶金。
高東衛富了,但這只是他的致富夢的第一步。
2014年,高東衛競選村委主任。在競選演講中,他以如何帶領關溝村村民致富為中心,向村民描繪了關溝村脫貧致富的藍圖。村民被這個有膽有識、言辭懇切的小伙子打動了,紛紛投他一票。
走上村委主任崗位的高東衛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他與村支部書記黃付山一道開始為圓關溝村1300多名村民的致富夢而東奔西走。經過科學論斷和合理規劃,十多家農家餐館沿駐桐公路兩側開辦起來。
如今,關溝村開辦農家樂餐館38家,年總收入近千萬元,年盈利近600萬元,吸納當地村民就業200多人。
心系社會
看到村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高東衛的心情也晴朗起來。閑暇時,他不忘打理一下自己位于臥龍灣的農家樂餐館,有時養養花,種種草,偶爾還寫一些文章。但是,作為村干部,作為致富路上的領頭羊,高東衛心中想得最多的還是回報父老鄉親。
2015年,高東衛找到家在鄭州的同學孫莉,兩人出資6萬元在高莊的西大河上為村民修建生產橋一座,疏通河道
2016年春,高東衛發起成立了關溝村“愛心會”,與另外兩位副會長一起出資慰問村里的老黨員和教師。高東衛還出資一千元捐助兩位貧困學生。
關溝村民姚小六,妻子智障;鄭建民,妻子智障走失;黃小雙,兒子早亡,妻子重病。高東衛一一牽掛在心,每年都拿出資金捐助他們。2017年春節,高東衛把自己去年一年的稿費收入1080元捐給了關溝小學,在學生心中播下了愛的種子。
孝敬老人
高東衛是一個孝子。我們采訪他的時候,他的鄰居都豎起大拇指為他點贊。
高東衛的哥哥、弟弟長年在外工作,不能在家盡孝。唯有高東衛深深地體察老人的心思,守在母親膝前不忍心遠行。他知道,母親年事已高,體衰背駝,身邊離不開親人照顧。
高東衛經常給母親洗腳擦身,為母親剪頭發,修指甲,把母親料理得干凈清爽,鄰居都羨慕高家有個孝子。據高東衛的文友介紹,他們經常在朋友圈里看到高東衛為母親洗腳的照片,大家一邊點贊,一邊捫心自問。大家的孝心被喚醒,良知被激發,恨不能馬上回家探望一下自己的父母。
2015年12月,因母親患有眼疾,需要盡快手術,高東衛在母親手術前帶她去了趟南京。高東衛自己租了輛人力車,拉著母親幾乎跑遍了當地所有的景點,嘗遍了當地美食,給母親添置了一些衣物。看著母親像孩子似的開懷大笑,高東衛幸福極了。
“今年夏天,我準備帶老娘去松花江邊轉一轉。那里有一個太陽島,娘肯定喜歡。”采訪結束時,高東衛告訴記者。
百善孝為先。一個盡孝的男人才是真正的男人。高東衛就是一個這樣的男子漢!
高東衛做慈善、送溫暖、獻愛心的事不勝枚舉。他不為名、不圖利的做法贏得了當地村民的贊譽。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