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應天天都過3·15
摘要:□ 施蕓蕓隨著央視3·15晚會的閉幕,幾乎所有的汽車企業都松了一口氣,即便是被點名的某汽車品牌,也因所提及的問題早在晚會前就已實施召回,并未引起太大波瀾。不知
□ 施蕓蕓
隨著央視3·15晚會的閉幕,幾乎所有的汽車企業都松了一口氣,即便是被點名的某汽車品牌,也因所提及的問題早在晚會前就已實施召回,并未引起太大波瀾。不知從何時起,央視3·15晚會已成為汽車企業及公關人士一年中最重視的日子,似乎被晚會曝光的消費者權益問題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從我國質檢總局的官網可發現,3月1日~15日,僅僅半個月的時間,汽車召回信息多達14條,幾乎一天一召。如此頻繁的召回密度,恐怕不只是巧合那么簡單。對于部分汽車企業來說,趕在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前召回,或許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權宜之計。
然而,隨著央視3·15晚會的結束,各家汽車企業就能安心睡大覺,置消費者權益于不顧了嗎?筆者以為,只有將每一天都當成3·15,時時刻刻將消費者權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才是企業的生存之道。
首先,每天都過3·15乃是車企“長治久安”之道。在互聯網時代,任何人都更容易成為新聞的提供者,加之輿論對負面報道的“天然熱愛”,即便在春節、國慶節等長假期間,也可能因某一導火線,公眾對某汽車品牌侵犯消費者權益的事件高度關注,從而引發大規模的負面輿論,就算不像在央視3·15晚會上被點名這般成為全國人民的焦點,也會為企業帶來難以估算的損失。而信息傳播的多渠道和多領域也導致了完全“滅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與其等消費者維權相關事件發酵后形成無可挽回的結果,不如將每天都視為3·15,在保障消費者權益方面多行動、早解決,疏而導之才能真正過上安穩日子。
其次,每天都過3·15亦是車企社會責任的體現。汽車是資本、技術高密集型產業,產業鏈極長,且汽車產品關乎消費者的人身安全,除了汽車碰撞測試方面的技術水平關乎事故傷亡率,汽車內飾的揮發性有害物質對消費者的慢性傷害也不容忽視。那些曾號稱要“顛覆”傳統汽車行業,自詡為“汽車界的蘋果”的互聯網車企,如今在現實面前也深刻體會到造車的不易。作為人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汽車的安全性至關重要,同時還需往更環保的方向努力,因此汽車企業責任更大,義務也更大。
再次,每天都過3·15更是車企提升品牌力的必經之路。隨著信息越來越紛繁復雜,口碑顯得尤為重要,在互聯網時代,負面傳播加速,正面傳播也同樣如此,重視消費者的企業終將有所回報,也會贏得更多消費者的認同,從而提升品牌力。互聯網車企之所以敢向傳統車企叫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當前汽車企業不夠重視消費者體驗,沒有解決消費痛點,沒有完全做到以消費者為中心。
央視3·15晚會的結束對車企和公關公司來說并不意味著萬事大吉,車企切不可放松對消費者權益的重視。只有天天都過3·15,才能不懼3·15;只有“零投訴”成為每家汽車企業的質量目標,我國汽車產業的健康轉型升級之路才能邁得更穩、更扎實。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