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回暖“梅開二度” 逆差快速上升不足懼
摘要: 開年兩個月的成績單,或證明外貿回暖態勢確立。海關總署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71萬億元,同比增長21.9%。前2月累計進出口總值3.89萬億元,增長20.6%。
開年兩個月的成績單,或證明外貿回暖態勢確立。海關總署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71萬億元,同比增長21.9%。前2月累計進出口總值3.89萬億元,增長20.6%。而且,2月份和前2月都實現正增長。
外貿向好大基調有望確立
“從我國進口的重要先行指標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和我國出口重要先行指標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近期的變化看,2月份進出口均正增長并不意外。”東興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岸元告訴記者,雖然通常月度的貿易數據波動很大,但是,如果一季度連續三個月外貿保持較快增長,年內增長趨勢基本可以確立。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劉曉光也對記者說,雖然2月單月的出口數據較1月環比有較大下滑,但是,也要看到,不管以美元或以人民幣計價,無論出口還是進口,形勢依然好于去年。如果看單月數據,就不得不考慮季節性因素,而從前2月的累計數據來看,無論是進出口、進口還是出口,都明顯好于去年同期。
在劉曉光看來,從前2月的累計數據看全年,“貿易在回暖,復蘇較強勁”已比較明確。尤其是進口方面:反映了我國內需基本面在回暖,企業在補庫存,而這預計也是全年的趨勢,是我國進出口總額增長的一大動力。
“今年以來,外貿開局明顯向好,表現為四個上升。”海關總署署長于廣洲8日在兩會“部長通道”上向媒體表示,這四個上升包括進出口總量上升、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上升、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上升和市場預期上升。
罕見逆差不足懼
海關數據顯示,2月,我國外貿出現逆差603.6億元。去年同期,這一數字為1805億元順差。前2月,進出口累計順差2936.5億元,收窄46.1%。
“2月出現逆差的確是一個新情況。”劉曉光說,這一方面有春節的因素。今年的春節(1月28日)與2014年春節(1月31日)具有可比性,2014年2月也出現了貿易逆差。另一方面,還是內需回暖,企業開始補庫存。補庫存下,首先是進口,然后才是出口。
“2月逆差快速上升不足懼。”在張岸元看來,當前進口較快于出口的增長是量價兩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而通常進口的快速增長將帶動隨后幾個月出口的提速。
“個別月份偶爾出現逆差并沒有關系。需要看到,2月的逆差對我國國際收支情況并沒有太大影響:外匯儲備出現回升,人民幣也穩住了。”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告訴記者,雖然進口的高增長中可以看到我國經濟穩增長初見成效,不過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大宗商品價格的較快上漲,個別甚至翻倍上漲。
海關數據顯示,2月原材料進口量價齊升。鐵礦石2月進口8349萬噸,同比漲13.42%,進口均價532.1元/噸,上漲83.7%;2月煤炭進口1768萬噸,同比漲30%,進口均價640.7元/噸,上漲1.1倍。
“煤炭價格上漲過快與國內去產能有一定的關系。”劉曉光認為,如果沒有去產能的因素,也許煤炭價格不會上漲這么多。現在,價格與需求一起上漲,對經濟會有一定負面影響。“全年來看,大宗商品價格水平也會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會抬高企業的成本,造成成本推動型通膨,這個壓力會全年存在。”
白明說,從全年看,外貿的不確定性仍較大,也會有一定波動,但是,總體上已出現向好基調。
“今年出口總體上應會比2016年好。但是出口增長多大程度,也取決于外部環境。”劉曉光說,和進口相比,出口的增長程度即凈出口,決定了順差。需要注意的是,2016年,我國順差+資本外流的情況造成很強的人民幣貶值預期,造成人民幣波動。今年如果是逆差+資本外流的情況,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將會增加。(記者 趙靜)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