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之下 極小戶型為何走俏
摘要: 新華社深圳3月2日電 題:調控之下,極小戶型為何走俏 新華社記者 王曉丹 調控之下,全國樓市遭遇“倒春寒”,一些地方的極小戶型成交卻逆勢飄紅,頗
新華社深圳3月2日電 題:調控之下,極小戶型為何走俏
新華社記者 王曉丹
調控之下,全國樓市遭遇“倒春寒”,一些地方的極小戶型成交卻逆勢飄紅,頗引人關注。是什么讓極小戶型受到追捧?未來極小戶型能否成氣候?
近日,深圳酒店改學區房項目“太子道”開盤,30平方米以下、單價近10萬元/平方米的極小戶型房源推出后熱銷;即將召開的第32屆深圳國際家具展也將展示實體18平方米極小戶型樣板房。
據了解,極小戶型的概念最早來自日本和香港,面積多在20平方米左右,客廳和臥室無明顯劃分。在香港市區,面積在10平方米上下、帶有衛生間的“劏房”(即房中房),月租金為3500元至6000元人民幣。
盡管這些極小戶型走俏還只是個別現象,有些還是營銷的噱頭,但在樓市調控政策持續發力的情況下,此類樓盤仍然高價位熱銷,讓人不得不深思背后的原因。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總監王飛認為,極小戶型房產熱銷的一大原因是主打學區房,買房者希望借置業讓子女上名校。深圳“太子道”項目雖然單價比周邊二手房將近貴一倍,但其賣點為名校深圳中學學區房,所以受到“虎媽貓爸”的歡迎。
記者日前也在幾家房地產中介網站上搜索發現,深圳面積在15平方米至25平方米的極小戶型,售價在90萬至130萬元之間,以二手房為主,很多都標有“學區房”字樣。
其次,極小戶型總價相對較低,作為過渡性房產,能滿足部分首次購房者的需求。樂居調查結果顯示,57.14%的26-35歲單身青年是極小戶型的主力需求者,49.58%的網友選擇買“總價低,首付低”的房子,81.11%的網友選擇總價100萬元以下的小戶型。
此外,極小戶型房產也受到投資客和炒房者的歡迎。受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高房價情況不斷被“降溫”,目前樓市仍在盤整期間。極小戶型總價相對較低,投資風險相對較小,也較容易出租。
一些開發商利用營銷手段、“精心”組織開盤,也是造成樓盤熱搶的一個原因。通過提前炒作,集中在一個時間段吸引客戶選房、定房,購房者擔心買不到房,于是出現了“人山人海”的搶購行為。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極小戶型是高房價下的一個產物,此類產品成本較高,加之是過渡階段的選擇,所以并不能成為主流。未來,小戶型即50至90平方米的物業仍將占主導。
根據2012年生效的新版《住宅設計規范》,兼起居的臥室、廚房和衛生間等組成的最小套型住宅,使用面積不應小于22平方米。
嚴躍進表示,從規劃角度來看,極小戶型物業面積過小,并不符合居住功能。如果未來要發展租賃市場,不排除后續會在8平方米到12平方米之間的物業進行規劃,以用作簡單的職工宿舍或是自持型公寓,但只租不售。
“建議購房者放棄入市炒作的念頭。”嚴躍進稱,當前更強調房子的居住功能,不宜短線炒作。購房者在購買了極小戶型住房以后,可能會出現很多后續問題,比如學位無法落實,租金也沒有預期的高。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