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風景”帶來“美麗經濟”
摘要:美麗鄉村引來了眾多游客,圖為博羅觀音閣的油菜花田。 南方日報記者 王昌輝 攝剛剛過去的春節,原本靜謐的博羅縣橫河鎮河肚里村異常熱鬧,年初才開業的“禾肚里&rdquo
美麗鄉村引來了眾多游客,圖為博羅觀音閣的油菜花田。 南方日報記者 王昌輝 攝
剛剛過去的春節,原本靜謐的博羅縣橫河鎮河肚里村異常熱鬧,年初才開業的“禾肚里”稻田民宿酒店入住率達100%,游客紛至沓來,酒店“一房難求”。不遠處,依托環羅浮山生態旅游圈,串起7個行政村構建的“七星耀羅浮”也成為鄉村旅游的熱土,在改善村莊環境的同時,2015年該片區集體收入同比增長61.7%,農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9.5%。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產業。充分發揮鄉村各類物質與非物質資源富集的獨特優勢,利用“旅游+”、“生態+”等模式,推進農業、林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豐富鄉村旅游業態和產品,打造各類主題鄉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線路,發展富有鄉村特色的民宿和養生養老基地。
記者日前從惠州市旅游局了解到,結合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全市鄉村旅游發展規劃和縣域旅游專項規劃,惠州鄉村旅游將從空間上打造北部和東部山地鄉村旅游區、中部農田生態觀光體驗區和南部濱海特色農業生態旅游區,劍指“農民的家園、市民的公園、游客的樂園”。
新農村示范片建設火了鄉村旅游
作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近年來,博羅縣依托環羅浮山生態旅游圈,累計投入2.5億元,把松樹崗村等7個行政村、50個村小組串珠成線、連線成片,構建起一個“七星耀羅浮”的環羅浮山現代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片。
其中,7個行政村被打造成“三園四海”格局,如新作塘村為“航天農業園”、埔筏村為“嶺南風情園”、郭前村為“水產業觀光園”、瀾石村為“醇香酒海”、松樹崗村為“爛漫花海”、西群村為“清幽竹海”、酥醪村為“道庭境海”,在改善村莊環境的同時,還有效促進了鄉村旅游業的發展。
很多農村是農田沃野,而在長寧鎮松樹崗卻是“爛漫花海、瓜果飄香”,成了當地熱門的旅游景點。“建設新農村不僅要改變村貌,更要探索新路子。生態觀光旅游農業帶已初步形成。”松樹崗村支書朱建新說,除了規劃成片的花卉、瓜果,去年村里還引進臺商發展立體種植基地,建成了占地108畝的“空中田園”。
據統計,近兩年來,到博羅縣參觀考察新農村建設的全國各地機關單位達68批2800多人次,接待旅客超過50萬人次。2015年,7個示范村實現集體收入同比增長61.7%,農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9.5%。
僅今年春節期間,博羅縣省級新農村示范片參觀人數就達30.3萬人次,旅游收入達3000余萬元。據介紹,游客除惠州本地外,多來自廣州、深圳、東莞等珠三角城市。
鄉村旅游產生農村“三變”效應
鄉村旅游業的發展給農村帶來了什么?“博羅縣的福田菜心節、公莊荔枝節、石壩甘蔗節、觀音閣的帳篷節等,給鄉村帶來超高的人氣,讓農民腰包鼓起來,成為帶動農村發展、促進村民脫貧致富的新路徑!”2月中旬,廣東省首批旅游扶貧現場調研活動在惠州舉行,經驗交流會上,惠州市旅游局局長張莉蘭如是介紹道。
張莉蘭說,為推動實施“將農村轉變為景區、將農民轉變為旅游從業人員、將農產品轉變為旅游商品”的“三變工程”,惠州市旅游局經過對全市148個貧困村的深入摸查,首批確定了10個省級旅游扶貧重點村和20個市級旅游扶貧重點村作為旅游扶貧工作的先行部分。
在惠城區蘆洲鎮,一種“旅游+扶貧”的新型發展模式正積極探索中。在蘆洲鎮青塘村,籌款建立的扶貧生態農場占地近60畝,土質肥沃,非常適合種植無公害綠色蔬菜。目前,農場以菜心為主要品種,按供港蔬菜的生產標準進行種植。“農場以‘村集體+農場管理、種植及經營技術團隊’的方式進行合作,稅后從村集體所得利潤中抽取一半用于扶貧戶分紅。”蘆洲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這一扶貧項目,蘆洲鎮還串起三洲村、嵐派村、蘆村村、龍頸村、大興村、墩子場村,打造竹海情韻、水中漫步、山花爛漫、村落遺風、五彩農田、綠野仙蹤等鄉村旅游項目,形成三條特色旅游路線,幫助貧困戶實現增收脫貧。
在博羅縣陂頭神村,“村企合作”模式的旅游公司已經顯現效益。2016年國慶黃金周期間,陂頭神村共接待游客6000多人次,創收75萬元。鄉村旅游的快速發展帶旺了整個旅游市場。數據顯示,2016年1—10月,博羅縣接待旅客數同比增長11.2%;旅游綜合收入同比增長51.2%。
“為發展鄉村旅游,去年起,惠州市旅游局建立了旅游專家智庫。”張莉蘭說,依托高校的教授和專家團隊進行調研,逐步為30個重點村制定了不同的旅游發展方向和重點規劃。例如惠東的白馬村重點發展農村生活體驗游,龍門的上東村重點發展少數民族風情游,水坑村重點發展古村落文化體驗游等等,使各地得以凸顯特色,錯位發展。
如何打造鄉村旅游特色產品?
近年來,我國鄉村旅游呈爆發式發展,全國城市居民周末休閑和節假日出游,70%選擇在周邊鄉村旅游點,主要城市周邊的鄉村旅游接待人數年均增長20%以上。同時,我國鄉村旅游資源占全國旅游資源的70%,但旅游消費還不到國內旅游消費額的20%,業內人士指出,鄉村旅游業發展潛力巨大,將是未來旅游業的下一個風口。
那么,如何打造適宜惠州的鄉村旅游特色產品呢?
貴州省旅游規劃策劃市場營銷專家游為民教授認為,鄉村旅游產品的開發需具備一些基本條件,諸如可進入的交通,城里人欣賞的自然資源,村莊的生態和社會環境,鄉村旅游組織建設和管理等等。他強調,重視自然資源的開發不能忽視對文化資源的開發。
國內知名旅游營銷專家鄭澤國教授強調鄉村旅游的營銷策略首先要圍繞目的地的八大要素來做,也就是“吃住行游購娛+旅游信息+旅游環境”,要注重旅游產品的互補性和組合性特點,進行多類型、多項目、多品種、多檔次的產品組合。
“惠州鄉村旅游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就是就地城鎮化。”惠州市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鄉村旅游重在發揮各地生態優勢,不搞大搬遷,實現“全域是景區,處處是景觀,村村是景點,人人是導游”,將農村打造成“農民的家園、市民的公園、游客的樂園”。
未來,惠州將集中培育一批特色鮮明、宜居宜業的小鎮,按照“一鎮一特色,一鎮一風情,一鎮一產業”的要求,走城鄉發展一體化的路子,探索新型城鎮化建設。如博羅如公莊、橫河、長寧、泰美、觀音閣等鎮,把鄉村風情小鎮建設作為實現惠州特色城鎮化的支點,讓農民安居樂業,使農民真正成為建設者、經營者、管理者和受益者,讓游客有更好的鄉村旅游體驗。
“鄉村旅游還要打好融合牌,可以起到‘一業興、百業旺’的牽引輻射作用”,張莉蘭介紹,如“文化+旅游”,結合客家文化游、紅色旅游等新產品形態,如把高潭革命老區創建為4A級鄉村旅游景區,這樣拉動馬克思街、列寧街的商業鏈條;又如“農業+旅游”,湖鎮的航天育種基地對周邊的鄉村和扶貧村起到了極大的幫扶輻射作用;博羅縣觀音閣鎮探索“體育+旅游”的方式,聯合民間組織,將之打造成為戶外運動勝地。此外,還有“科技+旅游”、“教育+旅游”等多種產業融合方式正在不同的區域進行探索和推進。
規劃先行讓游客留下來過夜
今年1月惠州市兩會期間,致公黨惠州市委員會在提交的一份提案中指出,目前,惠州各縣區鄉村旅游齊頭并進,成績顯著,鄉村旅游規模化集聚化發展顯露雛形,鄉村旅游產品幾乎囊括所有種類,如文化旅游產品、生態旅游產品、水域旅游產品、休閑度假旅游產品、農業旅游產品等,但存在規劃策劃水平偏低、旅游精品缺乏、人才缺乏、政策力度不夠等問題,“鄉村文化旅游資源開發乏力,鄉村文化產業發展出現叫好不叫座的情況。”
惠州市旅游協會鄉村旅游分會會長陳永燊介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惠州從事鄉村旅游大大小小的農家樂、農場有2萬多家,從2014年開始發展勢頭已經相當迅猛。尤其在博羅,鄉村旅游發展最為迅速,一年四季幾乎都能在博羅找到鄉村旅游的地方。不過,陳永燊坦言,目前惠州鄉村旅游還停留在“一天游”階段,游客人均消費在200—300元,“過夜客”市場可挖掘潛力巨大。
“發展鄉村旅游,應充分表現和突出本地區農村自然景觀和農業產業特色。”惠州市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不能停留在“春天看花,秋天收果”傳統的低層次產品上,而要提升鄉村旅游產品的層次和品質,讓游客留下來過夜。
根據惠州市鄉村旅游發展規劃,惠州鄉村旅游將在空間上劃分為三大功能區。
其中,北部和東部山地鄉村旅游區以國家5A級景區羅浮山、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南昆山為基礎,融合博羅、龍門、惠東的山地鄉村旅游資源,集休閑、度假于一體,發展山地度假鄉村旅游;中部農田生態觀光體驗區以惠城區、惠陽區、仲愷高新區、博羅縣的城市中央休閑區為基礎,打造觀光農業旅游;南部濱海特色農業生態旅游區通過對接《深圳市實施東進戰略行動方案》,積極參與東部黃金海岸旅游帶建設,以環大亞灣濱海旅游開發為基礎,打造生態休閑漁業,與惠州山地、農業休閑相互補充。“規劃先行將提高鄉村旅游品味,從而拉長鄉村旅游產業鏈。”該負責人說。(策劃/統籌:曲廣寧 羅銳 采寫:記者盧慧 徐樂樂)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南方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