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機構擴張企業年金管理份額 投資規模增逾六成
摘要:原標題:保險機構擴張企業年金管理份額 投資規模增逾六成 保險機構對企業年金業務的管理能力正在受到市場的認可。保監會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保險機構企業年金受托管
保險機構對企業年金業務的管理能力正在受到市場的認可。保監會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保險機構企業年金受托管理資產同比2015年增加了24%,投資管理資產同比增加63%。
雖然保險機構在受托管理和投資管理上的規模實現雙增,但企業年金市場規模增速卻在下降。平安養老險公司人士預計,今年還將呈現下降態勢。
保險系投管人名次重排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去年第三季度,保險機構受托管理企業年金法人受托規模的八成,企業年金投資管理規模的五成。
日前,保監會披露了2016年保險機構企業年金等受托管理業務情況表。相較2015年,該表披露范圍有所擴大,將過去“企業年金繳費”細化為“企業年金受托管理業務繳費”、“企業年金投資管理業務繳費”以及“養老保障及其他委托管理業務繳費”,另外增加了“養老保障及其他委托管理資產”的披露。
口徑細化后,披露數據的公司除了原來的國壽養老、平安養老、太平養老、長江養老和泰康養老外,還增加了安邦養老、人保資產、泰康資產和華泰資產四家擁有相關業務的公司。
數據顯示,企業年金受托管理資產規模方面,國壽養老以2138億排名第一,平安養老以1656億排名第二,長江養老以579億排名第三,座次相比去年未發生變化。
但如果以企業年金投資管理資產規模作比較,平安養老以1500億居第一,今年新增披露的泰康資產以1490億超過國壽養老,排到第二位,國壽養老以1263億規模排名第三。
投資業績也是衡量企業年金管理機構的重要指標。目前各家公司尚未披露去年的投資業績。但在2016年12月,全國社保理事會公布21家機構入圍養老金投資管理機構名單,其中有6家保險機構投資管理能力獲得社保理事認可,分別是長江養老、華泰資產、平安養老、泰康資產、人保資產和國壽養老。
企業年金規模增速放緩
人社部去年公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全國企業年金基金業務數據摘要》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企業年金覆蓋人數只比2015年底增加不到8萬人,收益率也跌到2.63%的低位。
業內人士判斷,2017年企業年金規模增速將進一步放緩。平安養老險相關部門人士分析,年金基數逐年增大導致了增速的減慢。此外,企業年金政策出臺至今已有十年,具有建立企業年金能力的央企、國企、外資企業、經營較好的民營企業已經建立完畢,企業年金新增企業趨于減少。
經濟放緩和企業經營業績低迷,也影響了企業年金的繳費規模。近兩年來,我國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企業盈利水平下降,新建年金計劃意愿下降,導致新流入資金減少。在已建立年金計劃的企業中,鋼鐵、煤炭等能源行業占據一定比重,但是這些行業持續低迷,導致這些企業繳費減少或者中斷。
平安養老險公司人士表示,2015年開始,企業年金領取人數大幅增加,隨著企業年金政策實施時間越來越長,預計未來領取人數將持續增加。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曾表示,擴大參與率是當前年金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務。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