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獵豹像渡渡鳥一樣
摘要: 英語中有個俚語叫“像渡渡鳥那樣絕跡”,來比喻無可挽回的事物。渡渡鳥,這種笨拙溫順的大鳥,早在幾個世紀前就因為人類的捕殺而從地球上徹底消失。 近日
英語中有個俚語叫“像渡渡鳥那樣絕跡”,來比喻無可挽回的事物。渡渡鳥,這種笨拙溫順的大鳥,早在幾個世紀前就因為人類的捕殺而從地球上徹底消失。
近日,英國倫敦動物學會和國際動物保護學會等研究機構出具的一份報告顯示,獵豹這一大型貓科物種的生存已受到嚴重威脅,數量急劇下降。目前全球野生獵豹僅有約7100頭,絕大部分生活在非洲。由于人類活動,獵豹失去了91%的傳統棲息地,已經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為瀕臨絕種的動物。這個地球陸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動物,現在卻急速走在了瀕臨滅絕的道路上。如果人類不加以重視,“豹的速度”也許將成為渡渡鳥一樣的傳說。
刊登這一研究報告的《美國科學院學報》指出,獵豹數量減少與人類活動關系密切。人類對羚羊等動物的獵殺,導致獵豹的食物來源減少;由于獵豹的侵略性比其他貓科動物小,其幼仔在部分國家被當成寵物販售;在獵豹棲息地,當地民眾獵殺獵豹,防止獵豹襲擊牲畜。另外,人類為獲取豹皮而進行獵殺活動也是其數量減少的原因之一。
和許多動物一樣,獵豹的遭遇讓人不禁聯想到傳說中的渡渡鳥。渡渡鳥現在只存在于博物館、電影小說以及毛里求斯的國徽上。自1505年被人類發現后,渡渡鳥在僅僅不到200年的時間里,因為人類的捕殺和生存空間被破壞而徹底滅絕。它也是第一個被記錄下來的因人類活動而絕種的生物。今日獵豹的困境一如過去的渡渡鳥,在短短100年間就從10萬頭下降至數千頭,瀕臨滅絕并非危言聳聽。僅在津巴布韋,最近的16年間獵豹數量就從1200頭銳減至170頭。
讀過《愛麗絲夢游仙境》的人們都會記得那只喜歡咬文嚼字、憨態可掬的渡渡鳥。由于只會走,不會飛,從不怕人,渡渡鳥出現在許多文藝作品之中,常常被描繪為肥胖而愚蠢的形象。如果渡渡鳥對人類的不設防是“愚蠢”、是其滅亡的禍因,那么獵豹“遠離”人類為何卻也難逃相同的命運?
目前,世界上僅存的獵豹生活在納米比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等非洲國家,在亞洲幾近絕跡。而研究顯示,77%的野生獵豹生活在自然保護區以外,這讓針對獵豹的保護工作變得更加困難和復雜。在坦桑尼亞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或肯尼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即使人們花高價乘坐越野車用無線電通風報信,尋找長于藏匿的獵豹的蹤跡,也很難一睹其真容。動物研究專家指出,由于獵豹隱秘的生活習性,人類收集其信息非常困難,因此其滅絕的風險也遠遠超乎人類想象。新的保護措施以及向獵豹棲息地進行經濟援助都十分必要。否則,獵豹的消亡幾乎不可避免。
保護野生動物,敬畏自然、珍愛生命,這是人類對地球家園的承諾。但愿獵豹不會因人類活動而消失,但愿獵豹和許多其他動物不會像渡渡鳥那樣,最終變成文藝作品中臆想的對象。
《 人民日報 》( 2017年02月22日 21 版)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人民網-人民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