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運輸局努力完成“三年樹形象”目標任務
摘要:記者 鄭付生 通訊員 蔣軍華 王 昊2月23日,全市交通運輸執法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傳達了省交通運輸廳《2017年度河南省交通運輸執法第三方評價細則》文件精神,表彰了2016年度
記者 鄭付生 通訊員 蔣軍華 王 昊
履職盡責、聚焦主業,錘煉隊伍、提升實力
保持治超高壓態勢,強化執法監督手段。積極和市治超辦、公安、運管、監察等部門協同媒體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先后組織了高速公路治超“利劍行動”和國、省干線“亮劍1號行動、2號行動、3號行動”。年初掀起“治超風暴”,年中推起治超高潮,年末發起治超沖鋒。去年,全市共查處超限超載車輛96258輛,超限率在30%以上的嚴重超限車輛5482輛,超限率在50%以上的嚴重超限車輛1991輛,卸載貨物15.34萬噸,公安交警扣分9529分,對非法加幫改型的437輛進行拆解、恢復原狀。同時,充分發揮內部監督作用,組建專職的執法監督隊伍,建立執法監督長效機制,切實推進執法工作規范化。
大力整治路域環境,保衛天中“碧水藍天”。結合全省農村公路三年行動計劃“鄉村暢通工程”和市委、市政府“雙違”集中整治活動,確保路域環境提升。市交通運輸局執法處和各縣區執法所對占用公路曬糧、控制區違法違章建筑、公路兩側亂搭亂建和亂堆亂放等行為進行了排查整治。根據市政府“碧水藍天”工程和省交通運輸廳“清潔城市控制揚塵污染行動”要求,對所有的貨物運輸車輛一律進行加蓋篷布,對治超站點
“擼起袖子加油干”,落實改革“提升年”,完成“三年樹形象”的目標任務
加強超限車輛治理。堅持把治超作為第一要務,完善公安、運管、公路、執法等部門聯合執法機制,綜合運用科技治超、信用治超等方式,建立長效機制,落實監管責任。注重在貨運源頭治理上下功夫。把治超的主要精力和主攻方向從路面轉移到首末端,到貨運裝載地和卸貨目的地調查情況、宣傳政策,督促車主簽訂合法裝載責任書,查處違法裝載企業,杜絕超載車輛出場出站,減少路面執法壓力。重點治理公路兩側砂石料場,防止二次駁載,達到重點貨運源頭監管率100%,違法車輛查處率在90%以上,超限超載率控制在6%以下。注重在高速公路治超上下功夫。按照“治超新政”屬地管理的要求,高速公路所轄縣區有權對高速下站口查處超限超載車輛,還要借鑒重慶高速公路治超經驗,強力推進入口勸離、就近下站的治超模式,有效減少超限車輛行駛高速公路。注重在聯合執法上下功夫。進一步健全完善聯合執法機制,整合執法力量,深入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并在違法超限超載車輛較多的地域和路段開展集中跨區域異地執法。加快建設和完善綜合執法管理信息平臺,今年4月將實現市、縣、站執法信息互聯互通和執法案件網上辦理;全面應用移動執法系統;推廣建設非現場執法系統,提高執法科技含量,探索非現場執法工作流程,每個縣級以上執法機構上半年至少要安裝一套非現場執法系統,重點部署在國省干線、重要路段和大型橋梁等部位。農村公路重要卡點、必經之路安裝3個~5個裝備有高清監控攝像頭的治超“龍門架”,并和公安、交通聯網對接,進一步規范完善“四級聯網”系統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執法工作,不斷提升治超工作的針對性、科學性、實效性。建立統一規范的信用信息歸集上報標準和流程,嚴格落實信用記錄上報制度和紅黑榜制度,對失信行為采取“一次提醒、兩次警告、三次進入黑榜”的辦法進行公示;充分利用“四級聯網”平臺,及時記錄、歸集、推送信用信息,依法依規對嚴重超限運輸、違法網約車等實施聯合懲戒。
加強執法亂象治理。從今年開始,省交通運輸廳第三方評價按照新的標準實施,從履職盡責、規范執法、執法成效三個方面明察暗訪督導檢查,力爭每季度市、縣排名進入全省先進位次,不斷探索與獎懲掛鉤的新渠道。堅持責任倒查機制,重點對貨運源頭管控不到位、公路兩側砂石料場不清理、沿途執法站點不作為問題開展明察暗訪,嚴格落實“日報、旬報、月報、季報”工作機制,把問責機制落到實處。實施有獎舉報機制,設置兩部電話24小時接受舉報和來訪,對經查實的舉報線索給予獎勵,有效調動社會監督的積極性。建立定期輪崗機制,借鑒推廣泌陽、西平站隊長定期輪崗交流的成功經驗和做法,營造風清氣正的執法環境。
加強路域環境治理。按照本級職能任務要求和市政府“碧水藍天”工程、省交通運輸廳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要求,進一步加大公路兩側建筑控制區案件查處和揚塵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對砂石料場和車輛覆蓋的查處力度。對不重視源頭治理和揚塵污染治理的經營企業進行約談,責令整改。加強與公路沿線鄉鎮(辦事處)聯系,動員群眾積極參與公路環境整治活動,把公路綜合整治作為改善村容村貌的重要工作來抓,使路域環境得到極大改觀。
抓好執法監督全覆蓋。在完善監督運行機制上,將第三方評價、舉報投訴和社會義務監督員反映的問題認真登記,積極與舉報事項所屬轄區的縣區執法所溝通協調處理,將處理結果及時反饋給投訴人,督促各縣區對違規違紀違法人員進行處理并在全市通報。在整合執法監督資源上,完善市、縣兩級執法監督網絡,綜合開展跨區域互查、專項督察等監督方式,增強監督效能。在拓展輿情監督渠道上,進一步強化新聞媒體監督,充分發揮二維碼監督、輿情報告和網絡監督的作用,對執法機構和執法人員的執法程序和執法行為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監督監控。
抓好執法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服務型執法建設,著力實現執法人員由處罰型向管理型轉變、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結合編制的交通運輸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等相關工作,全面梳理和公開基層公共服務事項;堅持首問責任制;積極探索“互聯網+行政執法”,促進與其他辦事部門公共服務相互銜接。認真執行行政指導工作的各項要求,制定并落實好相關工作規范,在交通運輸行政執法中持續推行提示、示范、輔導、引導、規勸、約談、建議、回訪等方式,提升執法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繼續用好“三十一創”平臺,即爭創十佳執法隊員、爭創十佳執法大(中)隊、爭創十佳執法案卷,創建群眾滿意的基層站(隊)所,繼續推進服務型執法創建活動,持續開展蹲點服務基層和市、縣兩級“局(所)長開放日”等活動。
同時,加強執法人員培訓教育,抓好執法隊伍素質建設。今年3月下旬舉辦交通執法業務骨干培訓班,6月中旬舉辦全市治超站(隊)長培訓班。著力培育執法文化、打造執法品牌。以精神文明建設為載體,大力開展“文明服務示范窗口”、“文明執法標兵”、“六好黨員示范崗”等評選活動,加強交通運輸執法文化建設,為打造駐馬店交通運輸“執法鐵軍”隊伍品牌奠定基礎。牢固樹立“底線”和“紅線”意識,始終把安全穩定工作作為“保底工程”緊抓不放,全力確保各項工作穩中求進。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