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團”共進退 銀行業試水“債委會”模式
摘要:原標題:“抱團”共進退 銀行業試水“債委會”模式去產能背景下,企業和銀行都在經歷陣痛。記者日前深入山東、浙江、江西等地調研了解到,作為銀行業推
去產能背景下,企業和銀行都在經歷陣痛。記者日前深入山東、浙江、江西等地調研了解到,作為銀行業推動供給側改革的創新機制,債委會制度一方面為暫時困難的企業提供資金支持,為去產能贏得時間;另一方面使銀行債權得以保全,實現了金融風險的防范化解。當前,如何推動債委會從應急舉措向長效機制轉變,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信息共享
共擔風險
去產能過程中,“抽貸”成為敏感詞。不良貸款上升背景下,企業經營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觸動銀行風險控制的神經。然而,一些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會因銀行抽貸而陷入危機。
江西省能源集團是一家百年老企,近年來受內外部因素影響,經營出現持續虧損。“在去產能的陣痛期,公司被個別銀行列入融資受限行業,有的銀行還要求變更擔保方式,增加增信措施,這些都讓企業資金鏈一度陷入緊張狀態。”集團財務總監李松表示。
在江西銀監局的協調下,20多家債權銀行組建債委會,涉及融資總額150億元。“我們以企業實際產能為依據,多次溝通協調后,一致同意未來一年內維持對能源集團流動資金類授信較上年末下降不超過5%,固定資產類項目貸款維持原信貸條件不變。”進出口銀行江西省分行副行長梅建平表示。
李松表示,目前該集團流動資金貸款壓縮過快的勢頭得到遏制,到期貸款續借過程更為及時,轉型發展項目貸款也得到了有效支持。
銀監會2016年開始推廣債權人委員會制度,要求:“各債權銀行金融機構應當一致行動,切實做到穩定預期、穩定貸款、穩定支持,不得隨意停貸、抽貸。”目前,大多數地區已完成對符合條件貸款客戶債權人委員會的組建工作。
“債委會的核心功能是實現銀行間的一致行動和信息共享。”浙江銀監局政策法規處處長徐小平表示,通過債委會的制度安排,銀行共同進退,共擔風險,可以有效避免集體抽貸的“踩踏事件”,防止企業出現不正常倒閉。
不輕易打退堂鼓
也不能有求必應
債委會實現了銀行間的一致行動,但這僅是第一步。債委會不是一味支持過剩產能行業,而是在保證秩序不亂的前提下對企業狀況進行判斷,確定是幫扶還是出清以及如何幫扶、出清。
“堅持能幫則幫、該退要退;不輕易打退堂鼓,也不能有求必應。監管部門和銀行機構必須審慎研判、理性決策。”浙江銀監局副巡視員張有榮表示。
在鷹潭江南銅業生產車間內,記者看到,企業自主研發的鱗銅球生產設備——6臺上引爐和15臺銅球機正在開足馬力。廠房另一端,靜靜躺著曾為企業帶來豐厚收益的粗銅加工設備,屬于它們的黃金歲月已遠去。
“公司從半停產狀態重現生機,與鷹潭銀行業成立債委會、大力支持企業轉型升級不無關系。”該公司銷售總經理徐一特告訴記者,一方面面臨產能過剩,一方面無法生產符合市場需要的中高端產品。公司最困難的時候,粗銅產品積壓了上千噸。
2016年初,鷹潭江南銅業債權人委員會成立,各債權銀行通過降息、穩貸等政策,對企業的授信總額從1.12億元增加到3.12億元。
多位銀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債委會運行的關鍵在于對各類企業進行界定和區分。據了解,浙江銀監局依托客戶風險監測系統,每月在18萬家企業中篩選、監測信貸風險數據,并根據信貸逾期和擔保的嚴重程度,劃分“扶持類、挽救類、退出類”三大類型。在此基礎上,對值得救助的企業采取針對性幫扶辦法。
在山東,債委會支持優質企業153家,授信額度較組建前增加110.2億元;幫扶54戶企業走出經營困境,涉及銀行授信1337.42億元。同時穩妥退出“僵尸企業”,有效保全銀行資產。據了解,正是在債委會的協調下,原本山東肥礦集團銀行金融債權清償率僅有4成左右,最終得以保全全部本金。
協調難落實難
須從應急機制向長效制度轉變
作為一項創新機制,債委會為降低去產能陣痛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運行中也面臨一些問題。
“協調比較難。”山東銀監局局長陳穎表示,“每個債權人授信的時間和成本不一樣,風險緩釋程度不一樣,損失也不一樣,導致各債權銀行訴求不同,協調起來比較困難。”
據了解,山東肥礦集團債委會組建后,10個月之內召開了3次全體會議,50多次主席行聯席會,與股東單位經過40多次協商。
由于沒有硬性的法律約束,協議的落實也是個問題。“債委會協議簽署后需要3到5年來救助一家企業,如何保證救助方案落實下去,是很現實的問題。”徐小平說。
這其實已經成為一些銀行的擔憂。梅建平表示,隨著去產能的推進,企業賬面資產和利潤大幅下降,財務狀況依然緊張;與此同時,各債權銀行受國家產業政策約束和各自信貸政策的影響,繼續實現穩貸、續貸都存在不同的困難。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