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小河
摘要:□王太廣家鄉的河是練江河的支流,在我的記憶中,每天清晨,河面上的霧氣還沒散盡時,婦女們便挎著盛滿衣物或青菜的籃子,拎著盆子或小桶三三兩兩地朝河邊走去。小河是女人
□王太廣
家鄉的河是練江河的支流,在我的記憶中,每天清晨,河面上的霧氣還沒散盡時,婦女們便挎著盛滿衣物或青菜的籃子,拎著盆子或小桶三三兩兩地朝河邊走去。小河是女人們的天地,淘米、洗菜、洗衣,“梆、梆”捶衣的聲音和嬉笑聲在河面上回響,小河留下了她們辛勞的倩影。
春天來了,小河水清清的、嘩嘩地流淌,水草開始返青,楊柳吐絮,小草泛綠。微風把桃花、杏花、梨花吹落在河面上,引得小魚、小蝦們爭著、搶著與花兒嬉戲。我和小伙伴們手里拿個罐頭瓶,靜靜地坐在河邊,看到一群群小蝌蚪游來,猛地伸手用瓶口往下一撮,一般不會落空,一些可愛的小蝌蚪便暈乎乎地進入瓶子里,成了我們逗樂的玩意兒。偶爾有一片片綠得發亮的菜葉隨著河水緩緩地漂移,成群的小魚追逐著游弋嬉戲,三三兩兩的人們拿著鐵锨,扛著鋤頭,或挑著擔子悠閑地從堰頭上走過,去對岸勞作,播種生活的希望,收獲豐收的果實。
夏天是最浪漫的季節,小河是我們小孩子游水嬉戲的天堂。到了中午,我們三五成群地奔向小河,脫去褲頭,縱身一躍,“撲嗵”一聲跳入水中。水性差的,在伙伴們的指導下,趴在淺水區里,兩腿交叉擊水。當練得差不多時,再到深水區里學“狗刨”“踩水”。學會游泳后,泳姿千姿百態,各盡其興,開心暢游,快樂戲水。孩子們稚嫩的尖叫聲會嚇走在樹枝上休息的鳥兒,打水仗的水花模糊了孩子們的笑臉,整條小河都沉浸在歡快的流淌中。平滑的水波就像母親溫柔的手背擁抱著我們幼小的身體,我們就像一條條魚兒,在水里盡情地翻騰,有時還摸魚、撈蝦、逮螃蟹,幾乎忘記了時間,忘記回家吃飯。
秋天,小河顯得成熟和嫵媚。秋高氣爽,谷子低下了頭,高粱漲紅了臉,玉米披上了霞衣,豐收的喜悅給小河鍍上了一層金光。一陣陣微風吹過,波光粼粼,飄下的樹葉落在河面上,覓食的小魚追逐嬉戲,耐不住寂寞的螃蟹出洞爬行,老鱉看見太陽就出來曬蓋,菱角葉下長滿了豐厚的果實。有一天午后,當我正專心摘菱角時,手中摸到了澀澀的東西,以為是盤麻繩,托出水面一看,“??!”是一條盤得圓圓的花長蟲(即蛇)。長蟲出水面后,便開始蠕動,把我嚇得渾身哆嗦,心跳加快,順手扔到了河邊,那長蟲迅速鉆入了水中,我坐在河岸邊愣了半天,心里才緩過來勁。
冬天的河水不多,流得也很慢。那時候,買化肥很難,生產隊為了提高糧食產量,想辦法積肥,先安排幾個社員在村西頭小河的上游打個土壩,阻擋水流,又在村東頭一側挖個小排水溝,然后組織全隊的社員挑河泥。挑河泥需要穿上膠鞋、靴子或打赤腳,從河邊選擇一個立足點,用鐵锨一點一點地往上挑,直到挖出硬地,便于站人。挑河泥用力小了,甩不到河岸上;用力大了,手上就會磨出血泡。只有不慌不忙地挖半锨河泥,悠著勁往上甩,才能持久。挑河泥最刺激也是最有趣的是能挖到泥鰍、黃鱔和老鱉。有一次,我在挖泥時覺得腳下有東西在移動,禁不住大喊大叫起來,原來是一只大老鱉。有人告訴我用兩手卡住老鱉的兩個后腿窩,雖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老鱉的后爪仍不停地抓我的手,手上被抓得有幾處血點。我跑著拿回家后,看著母親用雞罩罩好后,又下河繼續干活了。當我收工后,回到家里,那只鱉已不見蹤影……
如今,我站在村前干涸的小河邊,心情似乎比小河還干涸。
王太廣專欄:回望鄉村
主要內容:回望鄉村風貌,講述鄉土故事,傳承天中文化,揭示深刻內涵。
個人簡介:王太廣,河南汝南人。生于貧困農村,飽嘗生活艱辛,抒發真情實感,通俗自然親切。多篇作品在《人民日報》、《文藝報》、《作家文摘》等報刊上發表,《駐馬店日報》、《天中晚報》分別開有專欄。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