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抗美援朝戰士姜立樵
摘要: 革命戰爭血與火高風亮節自鑄成——記抗美援朝戰士姜立樵□晚報記者 高琳琳 文/圖開篇詩孟良崮上是尖兵,入朝激戰上甘嶺。革命戰爭血與火,高風亮節自鑄成。
革命戰爭血與火
高風亮節自鑄成
——記抗美援朝戰士姜立樵
□晚報記者 高琳琳 文/圖
開篇詩
孟良崮上是尖兵,入朝激戰上甘嶺。
革命戰爭血與火,高風亮節自鑄成。
姜立樵當兵時的照片。
姜萬珍在看父親獲得的獎章和榮譽證書照片。
春節期間,家住市富強路錦繡公館的姜萬珍老人家里十分熱鬧,孩子們掂著大包小包的禮物前來看望她和老伴。一桌子美食享用前,姜萬珍拿出了父親的相框,用衣袖擦拭明凈的玻璃,告訴兒孫不要忘記老一輩革命者的付出,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年少參加革命
“父親雖然去世了,但他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回憶起父親姜立樵,姜萬珍感慨萬分。老人拿出一個相冊,里面有父親獲得的紀念章照片,向記者細數父親生前的點點滴滴。
1918年6月,姜立樵出生于江蘇省漣水縣一個農民家庭,小的時候,家中兄弟姐妹多,家境困難,但他的父親是個有見識的人,再苦再難也要送孩子們去讀書。
姜立樵的大哥姜蘭樵是家鄉小學的校長,幾年后參加地下黨,解放后成長為黨的高級領導干部。姜立樵后來參加革命就是受大哥的影響。
初中畢業后,姜立樵回到家鄉。不久,日本全面侵華戰爭開始,江蘇省很快淪陷。姜立樵對日軍的暴行恨之入骨,參加了共產黨領導的農村工作隊。由于他有文化、有思路,特別是對黨的事業忠心耿耿,1941年春,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勝利后,患病的姜立樵回家休養,不久即被判徒出賣,幸好一名地下黨及時通知他。姜立樵翻墻離家,一口氣跑到漣水縣委,參加了新四軍,被分配到新四軍三師十旅二十八團政治處任文書。
1946年,姜立樵被調到團后勤處任副指導員,雖然在后勤處工作,但也參加戰斗。1947年初,著名的孟良崮戰役打響,他作為戰斗員參加了這次戰斗。
舍身參加抗美援朝
當年,作為東北野戰軍二縱五師十三團后勤處副處長的姜立樵也隨部隊從安東(丹東的舊稱)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入朝后,部隊白天躲在樹林里,晚上趕路。
人是鐵,飯是鋼,戰士們吃飯是個大問題,白天藏在樹林里做飯,冒煙也沒關系,樹很高大,煙冒出樹林子就散了,晚上卻不行,晚上做飯有火光,容易暴露目標。姜立樵就安排人把晚飯安排到天黑以前做,以免部隊暴露。
“整個部隊的供給都是后勤處的工作,我父親想盡一切辦法給前線的戰士們送去吃的穿的。”姜萬珍回憶說,那個年代很苦,父親的后勤部在離前線十多里的山溝,一些戰士就想出了用黃豆生豆芽,往山上給部隊送給養。
經歷上甘嶺戰役
在姜萬珍的記憶中,每次父親姜立樵說起上甘嶺戰役都會眼圈紅紅的,一輩子也難忘同連的一個連長慘死在自己面前。
為準備大戰,姜立樵所在的部隊在上甘嶺構筑第三道防線。部隊在防御工事做坑道的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從國內運來的炸藥數量很少,部隊就組織自制。
沒有木炭,就組織戰士去弄木頭撿煤渣。10月14日上甘嶺戰斗開始,防御工事已基本完成。
當時山上有士兵坑道,有彈藥坑道,施工時白天晚上都不休息,部隊之間還互相比賽。
用硝煙彌漫、戰火紛飛來形容那場戰役一點也不為過。雖然在后勤處,可部隊隨時都會遭受敵軍的轟炸或偷襲。姜立樵所在部隊的一個連長指揮大家疏散時,正好一枚炮彈打了過來,這名連長還沒來得及躲閃,上半身就被炸飛了。
“那個時候看著身邊的戰友一個個倒下,我們既傷心又痛恨,大家決心把仗打下來,就算是死也要死在戰場上。”姜立樵時常告訴自己的兒女。
經歷了一場場惡戰之后,眼前的上甘嶺已經成了不毛之地,山上的樹木所剩無幾,只留下一個個冒著黑煙的彈坑和一具具模糊的尸體。
戰友身邊的熱心大哥
很多次,姜立樵都告訴家人:“我能活下來都是幸運的,你們沒辦法想像在死人堆里是什么感覺。”一場戰役下來,犧牲的戰友很多。遇到被埋在土里的,大家就用手扒,扒得雙手流血。遇到還有一口氣的,大家扛上就跑,怕過會兒人就沒氣了……
姜立樵既是認真的領導,又是熱心的老大哥。
有一個小戰士的棉衣破了,自己又不會縫,就用一截布條綁了起來。姜立樵看到后,主動幫助對方找來一些棉花和針線,把小戰士的棉衣縫好。
看到一個戰士衣著單薄,姜立樵把自己的棉大衣送給對方。看到戰友犧牲,他都會仔細幫助對方整理衣物,保管好對方留下的遺物。
姜萬珍說,父親轉業時申請到最艱苦的地方搞建設。
在信陽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培訓后,姜立樵被任命為信陽地區確山縣駐馬店鎮人民銀行行長。
優秀品質激勵后人
獨立自由獎章、解放獎章、解放勛章和國際勛章等,這些被姜萬珍和家人視為珍寶的獎章是姜立樵唯一留給家人的財產。
姜萬珍記得,父親為了讓孩子們養成愛勞動的習慣,同時了解農民種糧的不易,每次到山上開荒都帶上她和弟弟。
1975年2月的一天,姜立樵參加練江河治理,晚上回到家后感覺很累,吃了幾口飯就早早休息了。第二天早晨,姜萬珍和弟弟發現他躺在床上不能動了,就趕緊找了一輛架子車把他往醫院拉,但到醫院時,姜立樵已經停止了呼吸。
父親去世后,一家人找不出一件像樣的衣服,他單位的同志用最好的毛呢為他做了一件上衣。姜立樵出殯那天,很多人都去送行。此后每年的清明節,姜萬珍和弟弟到父親的墳前祭奠時,總會發現已經有人在墳前擺上了供品、燒了紙錢。她不知道是誰做的,但她相信肯定是父親生前幫助過的人。
姜立樵沒有給兒女留下物質上的遺產,但他的優秀品質一直激勵著后人。
“我父親一輩子都奉獻給了革命事業,現在由于原來的墓地拆遷,父親一直無處安放,不知道他能否安葬在烈士陵園。”采訪結束后,姜萬珍和家人向記者說出了他們唯一的心愿。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