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未來是什么樣子?
摘要: 昨天(2月20日),阿里巴巴集團與百聯集團在上海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如果你看到消息第一時間趕去買點百聯股份的A股股票,還來得及收獲一個漲停板。 在此之前,阿里巴
昨天(2月20日),阿里巴巴集團與百聯集團在上海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如果你看到消息第一時間趕去買點百聯股份的A股股票,還來得及收獲一個漲停板。
在此之前,阿里巴巴已經開始了在傳統商業領域的攻城略地,其每次與傳統零售企業合作,資本市場都會有一定的反應。看起來,外界非常看好阿里巴巴與傳統零售商們的合作。
與以往電子商務總是扮演著傳統商業對立面的角色不同,這一次,馬云用“新零售”的概念,將線上與線下、實體與虛擬……融為了一體。那么,引發市場想象的“新零售”到底是什么?它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絕不僅僅是升級版的O2O
有人說,線上線下打通,這不就是升級版的O2O嗎?如果只是這么理解新零售,顯然太過簡單了。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昨天的發布會上表示,新零售是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將“人、貨、場”等傳統商業要素進行重構的過程,包括重構生產流程、重構商家與消費者的關系、重構消費體驗等。每個企業都將走向數據公司,完成消費者的可識別、可觸達、可洞察、可服務。阿里巴巴的整個生態體系將通過大數據、新技術幫助商家完成重構。
這句話用通俗的語言解釋就是:隨著新零售更深度地打通和融合線上線下的商家,包括向上游延伸到設計、制造,向下游延伸到物流、倉儲、配送,你的購買行為大數據,可能比你媽都了解你,而這些數據可以幫助商家更好地為你服務。
一個明顯的例子是,以前需要去便利店超市購買的日用品,現在也可以通過網上商超購買,當天即可送達。這不是電商跟實體商超搶生意,而是線上接單,線下直接配送,線上線下可能不是一個企業,而是在新零售的概念下構成的一個聯合體。當這些消費數據積累到一定基數,通過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分析,可以往上游傳遞需求,讓設計制造企業知道什么商品更受消費者歡迎,也可以向下游傳遞指引。比如一個消費者大量購買嬰兒奶粉,那么他(她)很可能家有寶貝,他(她)也會需要嬰兒紙尿布、嬰幼兒服裝、玩具等一系列相關用品,其后的商品推送也將更為精準有效。
消費者畫像與隱私保護的博弈
按照雙方發布會上公布的合作內容,阿里巴巴與百聯集團的合作涉及六大領域:全業態融合創新、新零售技術研發、高效供應鏈整合、會員體系互通、支付金融互聯、物流體系協同。這六大領域也將是馬云所說的“新零售”發力的主要方向,也幾乎涵蓋了消費者所有消費行為的方方面面。
隨這而來的一個問題是,當你的一切消費行為都成了有跡可尋的大數據時,消費者的隱私該如何保護?比如有人在網上買了充氣娃娃之類的產品,他也許并不愿意走到線下商家時,還有人不斷向他推薦相關產品。
如果分析一個人從20多歲到30多歲的全部購買行為,應該可以大致看出他(她)的人生軌跡:什么時候結婚(購買婚慶用品和服務),什么時候生孩子(開始購買嬰兒奶粉等用品),什么時候買房子(購買家居和建材搞裝修),什么時候長胖了(衣服尺寸的變化),有什么愛好(購買游戲幣的多半愛玩游戲,以此類推)……
如同以前在互聯網上流傳的一句定律: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今后也許要改為:凡買過,必留下痕跡。
想想這樣的場景,還真是讓人又愛又怕。當新零售大潮涌來時,我們在歡呼的同時,也應該呼吁監管和立法的及時跟進——在隱私保護和消費者數據分析之間,盡快確立合適的界限,如此,才是消費者之大幸。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