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遴選5項太空技術進行飛行測試
摘要:原標題:NASA遴選5項太空技術進行飛行測試 科技日報北京2月20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18日消息,NASA“飛行機會”項目遴選出5項太
科技日報北京2月20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18日消息,NASA“飛行機會”項目遴選出5項太空技術并提供資助。NASA希望促進這些技術的成熟,加快其走向應用的步伐。
這五大技術涵蓋兩大方面:第一方面與有效載荷有關;第二方面與運載火箭和載荷上搭載的科研設備有關。NASA打算在低重力模擬太空艙、高空氣球或低軌道火箭內對這5項技術進行測試。
在有效載荷方面,NASA選擇了四項技術提案:
一是在微重力下“釘住”蛋白質滴的系統。此項目由倫斯勒理工學院的阿米拉·海拉薩負責,主要目標是展示一套系統,這套系統能在不使用容器(因為容器常常會影響測量結果)的情況下,將蛋白質溶液保持在用于研究帕金森病和阿爾茲海默癥等疾病的液態樣本中。
二是太空太陽能電池校準平臺。該項目保證太陽能電池自動在低軌道環境中的快速校準,由洛杉磯宇航公司的賈斯汀·李負責,這一平臺將使用一款附著在高空氣球上的設備,捕獲太陽光譜并厘清太陽能電池在高達22英里(35.4公里)高空時的性能。
三是新型高空翼傘設計。它由機載系統公司的加勒特·當克負責,這款翼傘能被用于精確遞送或者在空中回收科學載荷。一旦翼傘到達2萬米之上的高空,它會選擇著陸點并自動精準地著陸。
四是評估風化層在微重力環境下行為的實驗臺(Strata-S1)。它由中佛羅里達大學的艾德里安娜·德芙負責,主要目標是展示一種風化層壓縮機制,評估在低軌道飛行期間,模擬風化層在不同程度重力下的行為。
在運載火箭和搭載的科研設備方面,NASA選擇了一個技術提案:生物芯片低軌道實驗室。這是一款用于微重力下活細胞調查的自動化微流體與成像平臺,目標是讓人們實時看到活細胞對不同級火箭發射的不同反應。
總編輯圈點
要創新,也要降低風險。測試,就是在創新技術走向應用之前需要的重要一步。為了提升新技術成熟度,也為了推動商業航天的發展,NASA推出飛行機會項目,為政府、企業和學者提供測試太空技術的飛行服務。加入該計劃的商業航天公司已有數家,其中就有大家熟悉的藍色起源公司。飛行機會項目,既能以較低的成本驗證技術、培育黑科技,又能給商業航天公司帶來客戶,可謂一石多鳥。
(責編:魏艷、趙竹青)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