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產 隊
摘要: □ 王太廣凡是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們,無不對“生產隊”的作用和影響有深刻的認識,也會產生難以忘懷的記憶。俺生產隊叫張莊生產隊,是1958年修建宿鴨湖水庫時移民
□ 王太廣
凡是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們,無不對“生產隊”的作用和影響有深刻的認識,也會產生難以忘懷的記憶。
俺生產隊叫張莊生產隊,是1958年修建宿鴨湖水庫時移民到水屯公社石莊大隊,4年后又遷移到水屯大隊的。因為50多戶、200多位移民擠占了周圍村莊的200多畝土地,自然引起當地社員的不滿,經常發生土地糾紛事件。記得1970年夏天,幾位社員在莊東頭耕種窯場旁的幾畝丘陵地時,遭到水屯大隊三隊部分社員的阻撓。于是,俺隊的社員奔走相告,大家紛紛拿著鐵锨、釘鈀、鐵釵等工具一齊涌向事發地,可謂男女老上齊上陣。這件事對周圍的村莊影響很大,從此,再沒有人敢找俺生產隊的麻煩了。
生產隊除了擁有一定數量的土地外,還有車輛、牲口、農具、房屋、作坊、養殖場等。每年小麥播種后,生產隊的壯勞力除了參加地區、縣、公社組織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程外,還要組織本隊的社員深翻土地、削高填洼、挖溝修路、植樹造林等。每當我路過治河工地或參加勞動時,看到工地上紅旗招展、彩旗飄揚、喇叭聲聲、戰鼓咚咚、人山人海的場面,盡管是天寒地凍,北風呼嘯,但民工們仍干勁兒沖天,就有一種熱血在沸騰、激情在燃燒的感覺。
我們最盼望的是生產隊打機井。只要井管下完,就標志著一口機井打成了,意味著遇到干旱天氣,有足夠的水源了。所以生產隊隊長總是在下井管那天,專門安排幾個社員支鍋炸油條、殺豬買菜、熬雜燴湯,讓社員們飽餐一頓。我們只要聽到生產隊有打井的消息,就算著第三天該會餐了。等下午放學后,便直奔打井地,幫助推轉盤,雖然很累,但為了能吃上集體的油條、喝上雜燴湯,還是很樂意的。
生產隊是社員的單位,每個人的口糧由生產隊分發,一般是按得工分多少領取相應的糧食。那時,我家6口人,爺爺、父親都是得滿分的壯勞力,母親是二等勞力,我和三姐、弟弟都在上學。放麥假期間,我不能割麥,打麥場里的活干不動,隊長就讓我跟著馬車拉麥秧子踩車。從早到晚一天要裝10多車,我的腿上、身上全是一層黑油油的麥銹,鼻孔里都是黑乎乎的。盡管很累,但在麥收時節,踩車也算是輕活、美差。雖然一天才掙5個工分,心里仍很高興。
麥收之后,一部分小麥要上交給國家,另一部分分給社員。一般是按人口和工分結合起來分。因為我們生產隊連年是公社和縣里的“小麥生產先進單位”,所以每人能分得一百多斤小麥,這在當時已經很不錯了。生產隊有個菜園,每次分菜都是按人頭分。韭菜、黃瓜、豆角、茄子、辣椒、甜瓜、西瓜、冬瓜等,都是分茬、按量,隔三差五分一次。只要聽到瓜匠一喊,我們就飛快地跑去。雖然每次分得的數量有限,如果節儉點,生活還能過得去。
母親手巧,烹飪技術不錯,對人熱情大方,生產隊只要來了客人,大都讓我家管飯。無論是拖拉機手,還是鍛磨匠;無論是“社教”工作隊員,還是公社、大隊干部;無論是管一頓飯,還是長時間管飯,盡管生產隊每人每頓僅補助一斤半糧食,但母親總是樂呵呵地接受,而且會利用現有條件,把家里最好的東西拿出來讓客人吃。記得有一次,客人吃飯時,我站在旁邊看,兩眼盯著那盤炒雞蛋,只盼客人少夾點,剩下的我好吃。誰知那位客人吃過饃后竟然把炒雞蛋倒進了自己的稀飯碗里,我頓時“哇”一聲哭了,弄得客人很不好意思。
放秋忙假時,隊長讓學生去拾棉花,我也跟著去拾了。記得有一次到大頭地里拾棉花,看到婦女們三三兩兩邊拾棉花邊扯閑話,蠻有情趣。當保管員收了棉花后,生產隊隊長總是安排人員對每個婦女進行搜身,怕有人在身上偷藏棉花帶回家。這種做法在當時人們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妥。
生產隊設有隊長、副隊長、會計、出納、婦女隊長、貧協組長、民兵排長、保管員等。我們生產隊隊長李芳清是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志愿軍排長轉業的,個人素質較高,辦事兒比較公道,工作有魄力,群眾威信高,成了我們小孩子心中的偶像。有一次,一位大人逗趣地問我:“你長大了當啥官?”我堅定地回答:“當生產隊隊長!”頓時引得在場的好多人大笑。
我高中畢業后,回鄉當一段農民。艱苦的農村生活使我學會了自食其力。我不僅學會了犁地、耙地、搖耬、撒種、揚場、扛布袋等農活兒,而且還懂得了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的深刻道理。不過,生產隊這種體制和管理方式存在一些問題,被人們形容為:“大鍋飯,養懶漢;平均分,扎堆干;出勤不出力,糧食產量低。”有的生產隊曾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白天吃、黑了想,沒有吃的找隊長;隊長沒法,去找出納;出納腦袋一摸,問你要多少?不要你多、不要你少,只要我一天三頓飯能吃飽就好。”這似乎反映了當時農民的生存、生活狀況和生產隊的弊端。
生產隊沒有了,生產隊養成的生活習慣,卻依然保留在人們的生活中。③3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